永安堤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朐山县:“东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十里,以捍海潮,开元十四年,刺史杜令昭筑。”
②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清一统志·河南府三》:永安堤“唐武德中筑,当河阳、孟津两岸,高五丈, 阔如之, 延六七十里。元时尝徙县治于石堤上。历代渐损,在南岸者止二三里,在北岸者尽决”。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朐山县:“东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十里,以捍海潮,开元十四年,刺史杜令昭筑。”
②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清一统志·河南府三》:永安堤“唐武德中筑,当河阳、孟津两岸,高五丈, 阔如之, 延六七十里。元时尝徙县治于石堤上。历代渐损,在南岸者止二三里,在北岸者尽决”。
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驻茶郎寺 (在今青海玛多县东南)。1946年裁撤。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治今青海省玛多县东南茶郎寺。1946年撤销。
即今江苏海安县西南三十里曲塘镇。清属泰州,有把总驻守。在江苏省海安县西部、通扬运河畔。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6万。镇人民政府驻曲塘,人口 9000。相传原当铺巷有一河湾,名曲塘。镇以河名。1949年为
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南十二里奎峰山麓。旧名詹岩。南宋乾道间,乡人颜应时、陈朴尝在此读书,同登进士,遂改奎峰山为魁星山,改詹岩为魁星岩。岩宇始建于唐会昌年间,历代均有重修。为重檐歇山式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
①即今河北承德市西北大庙镇。旧为锦古铁路滦平支线终点站。②即飞来殿。在今四川峨眉市城北四里飞来岗上。集镇名。(1)在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西北部。布拉格苏木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580。原名哈日哈腾庙,
亦作公平市。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东北四十里公坪乡。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芷江县图:县东北有公坪汛。
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北水寨镇。《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三年 (388),“ (后) 燕青州刺史陈留王 (慕容) 绍为平原太守辟闾浑所逼,退屯黄金固”。即此。即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水寨。东晋太元十三年(38
①秦汉时将战国楚地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为三楚。《史记·货殖列传》:“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衡山、九江、豫章、长沙,是南楚也。”相当今长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二十里赶水镇。明嘉靖十一年 (1532) 移东溪巡司于此。在重庆市綦江县南部。面积198.2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赶水,人口2.5万。宋名捍水,后演变为赶水。曾为南平
一称梦。即云梦的简称。《左传》:定公四年(前506),吴师入郢,“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指此。云南省的简称。以省境在云岭以南而得名。
在今陕西南郑县西北。《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径万石城下,城在高原上,原高十余丈,四面临平,形若覆瓮,水南遏水为阻,西北并带汉水,其城宿是流杂聚居,故世亦谓之流杂城。”《方舆纪要》卷56谓此城“盖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