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城县

永城县

①三国吴太平时分南城县置,属临川郡。治所在今黎川县北三里田东湾一带。隋开皇中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抚州。七年(624)废入南城县。

②东晋末置,属新宁郡。治所在今广东新兴县或高要市境。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废。

③隋大业六年(610)置,属谯郡。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三里赵庄。唐武德五年(622)移治于马浦城(今永城县),属谯州。贞观十七年(643)属亳州。金兴定五年(1221)升为永州。元至元二年(1265)降为永城县,属归德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1)古县名。三国吴分南城县置,治今江西省黎川县北。属临川郡。隋开皇中废。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属抚州。七年又废。(2)古旧县名。隋大业六年(610年)置,治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北,属谯郡。唐武德五年(622年)移治今市,属亳州。金兴定五年(1221年)升为永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复降为永城县,属归德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归德州,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复属归德府。清因袭不改。1945年为纪念彭雪枫将军,改名雪枫县。1949年复名永城县。1949年曾改属皖北行政区,1952年属河南省。1996年改设永城市。


猜你喜欢

  • 黄茅山

    ①一作黄梅山。即今浙江宁波市东北海中大黄毛岛。明嘉靖 《定海县志》 卷5: 黄茅山 “近七里屿”。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 黄茅山 “盘亘数里,壁立干霄”。

  • 巴思阔山

    亦作巴儿思阔山。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17《西域土地人物略》:鲁珍儿城“有巴思阔山”。

  • 武学城

    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宋敏求 《长安志》 卷14兴平县: “武学城在县东十里,崇二丈五尺,与文学城相接,二城并秦章邯筑。”

  • 锦田所

    即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码市镇。明于此置锦田千户所,并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永州府二》: 锦田巡司 “明洪武二十九年,置守御千户所,隶宁远卫。本朝改置巡司,兼设千总戍守”。

  • 商都。当在今山东郓城县东北境。《太平御览》卷83引《竹书纪年》:“祖乙滕即位,是为中宗,居庇。”“南庚更自庇迁于奄。”皆此。近人丁山谓即《史记·殷本纪》 中的邢,《书序》作耿。耿当《书》中大坰,在今山

  • 自延水

    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界。《水经·河水注》:高平川水“又北, 自延水注之。水西出自延溪,东流历峡,谓之自延口,在(高平)县西北百里,又东北径延城南,东入高平川”。

  • 阳遂县

    西晋太康二年(281)改阳成县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德寿县西。南朝宋大明后废。古县名。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改阳成县置,治今越南河静省德寿西。属九德郡。南朝宋大明后废。

  • 汉伯渠

    即汉渠。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西夏书事》卷20有汉伯渠,疑即汉渠的遗迹。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明嘉靖《宁夏新志》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汉伯渠“自黄河开闸口, 长九十五里。洪武初浚立,灌田七百三十余顷”

  • 榆关镇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二十里榆关镇。明初置驿于此。为抚宁县出入山海关要道。在河北省抚宁县中南部。面积168.1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榆关,人口1640。西临渝河(今戴河),且为重要关隘,因名临渝关

  • 护国山

    即三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板桥浦西。《清一统志·江宁府一》:三山“大江从西来,势如建瓴,而此山当其冲。一名护国山”。古山名。又称三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西晋太康中王溶伐吴,自牛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