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里
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清时松溪县丞驻此。
即今福建省松溪县东北旧县。清松溪县丞驻此。
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清时松溪县丞驻此。
即今福建省松溪县东北旧县。清松溪县丞驻此。
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北。《舆地纪胜》卷112柳州:如来山“在洛容县南。《旧经》云:有神女显,故名”。《清一统志·柳州府》:如来山“在雒容县北七十里。高耸峭拔”。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北八十里桐冢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汉川县西北有垌冢集。
即今山西榆次市东南二十五里长凝镇。《方舆纪要》卷40榆次县:长宁寨“后魏将李长宁所居,亦曰长宁壁”。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陕西路西部置,为熙宁二十三路之一。治所在秦州 (今甘肃天水市)。辖境相当今宁夏苦水沟、云雾山和甘肃蒲河、陕西贾赵河以西,长城以南,秦岭、嶓冢山、岷山以北,青海日月山、达坂
民国置,即今山东商河县东北龙桑寺镇。民国《商河县志》卷2:龙桑寺“在城东三十里”。镇因寺名。在山东省商河县东北部。面积32.8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桑寺,人口 1000。传新莽末刘秀兵
即今湖北宣恩县西南晓关侗族镇。清同治《施南府志》卷6《村集》:“小关,(宣恩县)治西七十里。”
即楼县。 治所在辽宁铁岭县西南懿路村。
唐武德七年 (624) 置,治所在南宁州 (今云南曲靖市北十四里三岔)。辖境北有滇东北,东有贵州普安、兴义,西至怒江,南抵盘江、曲江。贞观六年 (632) 废。开元初复置,辖境仅当今滇东及贵州西缘。天
即今河北宁晋县西南十五里北河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宁晋县图:西南有北河庄。
《尚书·禹贡》: “莱夷作牧。” 《汉书·地理志》 注: “师古曰: ‘莱山之夷,地宜畜牧。’”《春秋》: 宣公七年 (前602),“公会齐侯伐莱”。杜注:“莱国,今东莱黄县。” 黄县在今山东龙口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