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厅
清雍正十年(1732)置,属大定府。治所即今贵州水城县。1913年改为水城县。据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4水城通判:“城外有河一道, 自城西分为二,环城流至城东南,复合为一,东流入乱山中。城之得名以此。”另据光绪《水城厅志》载《水城厅城池图说》称:“环城皆山,而胡以水名城濠外四面皆平田也,盛夏雨久,溪流暴涨,则水高数尺,人行路在出没隐见间,而田塍皆没,上下数十里,淼淼然若湖海,此水城所由名也。”
清雍正十年(1732)置,属大定府。治所即今贵州水城县。1913年改为水城县。据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24水城通判:“城外有河一道, 自城西分为二,环城流至城东南,复合为一,东流入乱山中。城之得名以此。”另据光绪《水城厅志》载《水城厅城池图说》称:“环城皆山,而胡以水名城濠外四面皆平田也,盛夏雨久,溪流暴涨,则水高数尺,人行路在出没隐见间,而田塍皆没,上下数十里,淼淼然若湖海,此水城所由名也。”
①西汉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高阳县东二十五里旧城镇。《汉书·地理志》 注: 应劭曰,“在高河之阳”。因名。东汉属河间国。晋属高阳国。北魏为高阳郡治。隋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为顺安军治,熙宁六年 (
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北中黄乡。《清一统志·黎平府》 “下铜鼓铺”条下:又有“中黄铺”等,“皆戍守处”。
即今湖北建始县东七十里高店子镇。清同治 《建始县志》 卷2 《场市》: 东乡有 “高店子”。集镇名。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东南部。三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00。因有一酒店高踞凉风顶侧,故名。盛产“二荆
在今湖南辰溪县东南五里。《方舆纪要》卷81辰州府沅陵县:刘尚城“相传后汉建武中,尚征武陵蛮时所筑。今城虽废,犹足以控扼诸蛮。《郡志》:今辰溪县东南五里有刘尚城,即此城也”。
明洪武十二年 (1379) 置,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六十里。清雍正八年 (1730)废。
一作西凤渡。即今湖南郴县北五十里栖凤渡镇。《清一统志·郴州二》: 栖凤渡 “在州西北。路出永兴县”。
简称噶逊营。清置,属安西提督。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达坂城镇。乾隆三十七年 (1772) 设守备驻守。五十六年 (1791) 又有粮员驻此。
即今贵州织金县西南七十八里白泥塘乡。清为平远州(治今织金县)至水城厅古驿道塘铺。产高岭土, 俗称白泥,故名。1932年设白泥塘镇。1936年废。
在今安徽天长县东北四十五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一名骑亭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与临沂山相接。宋 《景定建康志》 卷17: 雉亭山 “北与旧临沂县相望,今隶慈仁乡,俗又呼为骑亭山。石迈《古迹编》 云: 旧说齐武帝东游钟山,射雉,因以为名。或云,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