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强县

武强县

①西晋置,属武邑郡。治所在今河北武强县 (小范) 西南旧城村。北魏神端中废,太和十八年(494) 复置。北齐移治今武强县西南街关镇 (旧武强镇)。隋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周属深州。元属晋州。清属深州。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51年迁治小范镇。

②南朝宋侨置,为广州郡治。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北齐为东平原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 改为长山县。

③南朝梁天监元年 (502) 改武刚县置,属邵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县西南一里。陈省入都梁县。

④北齐改经县置,属广宗郡。治所在今河北威县北五十里经镇。隋开皇六年 (586) 改置经城县。


(1)古县名。(1)南朝宋武帝置,治今山东省邹平县东长山镇。为广川郡治。北齐、北周为东平原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长山县。(2)南朝梁大通三年(529年)避太子纲讳改武冈县置,治今湖南省武冈市北。属邵陵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2)今县名。在河北省中南部。属衡水市。面积445平方千米。人口20.8万。辖2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武强镇。战国赵武遂邑。西汉置武隧县、武强侯国。元鼎二年(前115年)废武强侯国。东汉武隧县改武遂县。西晋析武遂县置武强县,治今旧城,属安平国。《畿辅通志》:“武强山一名弓形山,晋名县取此。”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武遂县省入武强县,徙治今武强镇,并为武邑郡治。隋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周属深州。蒙古太祖十九年(1224年)升东武州;太宗六年(1234年)降为县,属深州;十一年改属祁州;中统二年(1261年)改属晋州。明因之。清属深州。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道,次年改隶大名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9年属衡水专区。1951年县人民政府迁驻今址。1952年属石家庄专区,1954年属沧县专区。1958年并入献县。1962年复设武强县,属衡水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6年划归衡水市。地处冀中平原区、滏阳河下游,地势平坦。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花生,盛产红枣。有化工、电器、轻纺、建材、机械加工等工业。武强镇为中国民间木板年画五大基地之一,素有“年画之乡”美称。石黄高速公路、307国道和饶小、武小公路经县境。


猜你喜欢

  • 古镇门

    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古镇门“在州西南。长溪之水会州境及福安县诸溪涧水而入海。 一名白马门”。

  • 尘外亭

    在今江西赣州市东龚公山顶。《舆地纪胜》卷32赣州:尘外亭“龚公崖顶有尘外亭,在州治东。形势最高绝,下瞰环城如巨囿,凡四境之山川可以枚阅。东坡诗曰,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 惠化都

    即今广东连平县。《明史·地理志》 连平州: “本连平县。崇祯六年以和平县惠化都置,析长宁、河源二县及韶州府翁源县地益之。寻升为州。”即今广东省连平县。明崇祯六年(1633年)置连平县于此。

  • 平川堡

    明初置,属甘州中卫。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北平川乡。《清一统志·甘州府》:平川堡,“本朝设守备,初属高台县,后因置抚彝厅,移属之”。

  • 飞浮山

    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黄河中。《清一统志·同州府一》 引《旧志》:“俗传与河水为升降,故名。上有子夏石室。”

  • 北制

    即制。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左传》:隐公五年(前718),“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即此。即“制”。

  • 学山

    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一里。《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高淳县: 学山 “学宫在其旁,因名”。

  • 依西肯卡伦

    清末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东北依西肯乡。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33: 黑河所属卡伦“依西肯,距倭西门九十里,多平原可垦之地”。后废。

  • 即荦。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南。《春秋》: 僖公元年 (前659),“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邾人于柽”。《水经·渠水注》: “柽,小城也。在陈郡西南。”古邑名。(1)又作笙或生窦。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

  • 河北三镇

    亦称河朔三镇。唐安史之乱后黄河以北卢龙 (治幽州,在今北京城西南)、魏博 (治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成德 (治恒州,在今河北正定县) 三镇的合称。即“河朔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