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所
明隆庆三年 (1569) 置武定守御千户所,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武定县。清康熙七年(1668) 废。
明隆庆三年 (1569) 置武定守御千户所,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云南武定县。清康熙七年(1668) 废。
又作通肯山卫。明永乐六年 (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通肯山一带。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今吉林省珲春市东北通肯山。后废。
一名牛戍驿。在今河南夏邑县西北二十二里。民国初置县佐于此。
一作大嶝屿。即今福建同安县东南大嶝岛。《舆地纪胜》卷130泉州《景物下》:大登屿“在同安县海中”。旧有民居,明洪武二十年(1387)迁入内地,成化后渐复旧土。《方舆纪要》卷99载:大登屿与小登屿“皆广
在今江西临川市东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千金陂“在府城东南。汝水受上流诸水,至郡城南,西岩多阻石麓,流缓而江广,渟潴如湖,曰瑶湖。自瑶湖北至孔家渡,地平衍,土疏恶。唐天宝中,决啮旁岸,支港
西汉大河 (黄河) 所经之处,在今河北清河县西。《汉书· 沟洫志》: 宣帝地节中,“光禄大夫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水流之势皆邪直贝丘县。恐水盛,堤防不能禁,乃各更穿渠,直东,经东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利
隋大业初改彭蠡县置,为九江郡治。治所即今江西九江市。《旧唐书·地理志》 江州浔阳县:“炀帝改为湓城,取县界湓水为名。” 唐初改为浔阳县。古县名。隋大业二年(606年)以彭蠡县改名,以县界湓水得名。治今
又名三闾大夫祠、清烈公庙。唐元和间建,祀楚爱国大诗人屈原。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东。《舆地纪胜》 卷77归州: 清烈公庙,“ 《晏公类要》 云: 三闾大夫祠在秭归县,在州东五里,即屈原之故宅也。陆游
即今江西吉安县东南富田乡。《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 “井冈镇” 条下: 富田巡司 “在府南八十里。旧有富田寨在今府西,宋绍兴九年移寨于此,寻改巡司。《志》 云,府境自万石岭而南崇山峻岭连亘百里,
在今四川万源市北,与陕西交界处。《明史·左良玉传》: 崇祯十三年 (1640),“良玉已于二月朔,涉蜀界之渔溪渡矣。……时 (张) 献忠营太平县大竹河,良玉驻渔溪渡”。
一名尼山。亦称尼丘山。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四里曲阜、泗水、邹城三市县交界处。《史记·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得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见“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