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丘镇
北宋置,属韦城县。即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四十六里武丘乡。
北宋置,属韦城县。即今河南长垣县东北四十六里武丘乡。
①古济水分流。源自今山东曹县北,东北流至今山东定陶县北注入古菏泽。《史记·高祖本纪》:五年(前202),高祖“即皇帝位氾水之阳”。即此。今定陶西北有汉高祖坛,高祖即位处。②或称南氾水。在今河南襄城县北
隋开皇六年 (586) 置,治所在阳信县 (今山东阳信县南七里)。大业二年 (606) 改沧州,后又改渤海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改棣州,寻废;贞观十七年 (643) 又置,移治厌次县 (今山东
①本名西坞寨。即今浙江建德市寿昌镇西南四十里梅岭。明置上梅巡司于此。②在今福建武夷山市东南三十里。1929年1月,陈耿、杨峻德等在此组织暴动。今有上梅暴动纪念亭,村东后坜有上梅暴动旧址。在今浙江省建德
在今江西余江县北。《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安仁县:乌石涧在“县南二十里。源出抚州临川县,下流入白塔河”。
在今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墨脱县治西南一百四十二里处,沿雅鲁藏布江右岸。为珞巴语名。原隶属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44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即昌门县。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寰宇记》卷104祁门县: “本名阊门,著于秦汉之代。县有巨石夹流水两相对,其状如门,故号阊门焉。东北又有涌流,其山左右云峰削成,其中坦陆周回数顷。唐永泰元年,土人方清作乱
亦名白沙场。即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白沙镇。民国《合江县志》卷1:上白沙场“距城三十里。旧称白沙镇,在大江北岸。居民三百余家,贸易以米、豆为大宗,谷米多运销朱家沱,豆类多运销贡井”。
明万历十二年 (1584) 置遮放副宣抚司,治所在遮放城 (今云南潞西县西南七十四里遮放镇)。清属腾越厅。民国废。
一名少水,即今山西东南部之沁河。源出沁源县北绵山二郎神沟,南流经安泽、沁水、阳城诸县,入河南济源市境,东流至武陟县南入黄河。《汉书·地理志》 上党郡谷远县:“羊头山世靡谷,沁水所出,东南至荥阳入河。”
在今贵州荔波县南。《方舆纪要》 卷109庆远府荔波县: 董家堡,“县南近南丹州境。万历八年,南丹酋莫之厚谋侵县地,毁董家官堡,督臣刘晓诲谕却之”。当在今贵州省荔波县南,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明万历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