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江
在今云南西部,汇入大盈江。元代以来称槟榔江。《元混一方舆纪要》 平缅路: 槟榔江 “出吐蕃,经干崖阿共赕入缅界”。《清一统志·腾越直隶厅》 引 《旧志》: 槟榔江 “源出野人界,流入厅西境,下流会大盈江,入缅甸”。
在今云南西部,汇入大盈江。元代以来称槟榔江。《元混一方舆纪要》 平缅路: 槟榔江 “出吐蕃,经干崖阿共赕入缅界”。《清一统志·腾越直隶厅》 引 《旧志》: 槟榔江 “源出野人界,流入厅西境,下流会大盈江,入缅甸”。
村名。在浙江省象山县城南部。属东陈乡。人口920。居姆岭东南,陈姓肇村,故名。产稻、棉花。公路通县城。
在今湖南汨罗市。《左传》: 昭公五年 (前537),“楚子以驲至于罗汭”。又,“楚师济于罗汭”。《水经·汨水注》 谓罗汭即汨罗江。
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航龙。明末于此置降隆土里目。
又作邦卡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十二里处。藏语意为莲花堡。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明初置,在今湖北咸宁市西。清雍正六年(1728) 裁。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南十三里。东汉属勃海郡。西晋迁治今景县东九里。隋开皇五年 (585) 改名蓨县。
1915年于西布特哈总管地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34年日伪改设莫力达瓦旗。1915年由西布特哈地方析置,治西布特哈(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地尼尔基镇)。
又作竹瓦寺。亦名卓瓦公巴。即今西藏察隅县北竹瓦根。清末刘赞廷《波密日记》:由波罗“七十五里至甲惹同宿,七十里至竹洼寺宿”。即此。“竹洼寺”,藏语意为众生寺。
即今黑龙江桦川县东北万里和通。为辽五国部之一越那笃的活动中心。元改置为脱斡怜万户府。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宣抚司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