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榕江县

榕江县

1913年改古州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榕江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据林溥 《古州杂记》 (载 《黔南丛书》 第5集第2册):“古州榕树最多,大者数围,荫蔽百亩。厅治南门外有五榕山一座,遍山皆榕。镇署各有数株,轮菌葱郁,冬夏不凋。故又名榕城。” 是榕江以多榕树得名。


在贵州省东南部、都柳江上游。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3232平方千米。人口31.7万。辖6镇、14乡(含6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古州镇。以榕树与江水得其名。元设古州八万洞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初置古州蛮夷长官司,俗称里古州。永乐初置古州司,属贵州卫;十二年改属黎平府。清雍正七年十二月(1730年)置古州厅,属黎平府。乾隆二年(1737年)于朗洞设朗洞县丞,属古州厅。1913年废厅改置榕江县,改朗洞县丞为分县,属黔东道(1914年改名镇远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49年属独山专区,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从江县并入,1961年从江县析出复置。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斜坡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豆类等为主,经济作物产甘蔗、黄麻、油菜籽。特产西瓜、冰糖柑,省内外闻名。全国林业重点县之一。森林覆盖率31.3%,以产杉、松、油桐等为主。矿产资源有锑、铁、金、汞、锰、铅、铜、钒等。工业有森工、建材、香精、黄麻、纺织、塑料、木竹加工、食品加工、锑冶炼等厂。有炉榕、锦榕、榕从公路干线。纪念地有红七军“五一”集会旧址、红七军军部旧址,黎明关是1930年红军首次入黔关口。名胜古迹有古州城垣、石堤残迹、八宝山农民起义遗址、腊西塘桥、东寨鼓楼、宰荡鼓楼等。


猜你喜欢

  • 清水关

    ①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南黄河西岸。《清一统志 ·延安府二》 “永临关” 条下: 清水关 “在 (延川) 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清水口,皆东临黄河,路通山西隰州永和县”。②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北。明置巡司于此。清废。

  • 望州关

    明置,属涪州。在今四川涪陵市南十里。清彭遵泗 《蜀碧》 卷2: 崇祯十七年 (1644),张献忠义军向涪州进军,参将曾英 “接战而败,退至五里望州关”。即此。

  • 浑弥县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肃川一带。西晋后废。古县名。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置,治今朝鲜平安南道西北部滨海一带。属乐浪郡。西晋末废。

  • 沙汕头

    亦作汕头。即今广东汕头市。《清一统志·广东统部》:澄海协设千总驻防于此。在今广东省汕头市。清属南澳镇管辖,设千总防守。

  • 纳垢部

    又作纳苟部。宋大理置,属石城郡。即今云南马龙县。《元史·地理志》 马龙州:“昔僰、剌居之,盘瓠裔纳垢逐旧蛮而有其地。”元改马龙州。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马龙县。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

  • 瓦城

    在今江西樟树市东北。明《寰宇通志》卷37临江府:瓦城“在府治(今临江镇)东北四十里。俗传五代时乡豪建此以自保聚”。

  • 永定卫

    明建文初改大庸卫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湖南张家界市。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置永定县。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以大庸卫改名,治今湖南省张家界市。属湖广都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置永定县

  • 芒部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茫部路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芒布城(今云南镇雄县西南七里)。辖境约当今云南镇雄、威信、彝良等县地。十六年(1383)改属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升为军民府。嘉靖五年(

  • 南诏潭

    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7邓川州: 南诏潭 “在州 (今邓川镇) 西南二十里。广十余亩,三山环匝,其一面峻壁如石墙,潭深莫测,昔人常避兵其中”。

  • 都匀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改都匀安抚司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清康熙十一年 (1672) 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都云县置,治今贵州省都匀市。属贵州都司。弘治七年(14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