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峡
又名贞女峡。在今广东连州市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01连州: 楞伽峡在 “州东十五里。双崖壁立,垂石飞瀑,下注深潭,即湟水所经也。唐显庆四年,连州山水暴出,漂七百余家,即峡中水也。宋嘉泰二年,崖崩水壅,谿谷倒注,舟楫不通, 田庐垫溺, 患及城邑, 州刺史杨㮤等疏凿之,三载底平”。宋叶适有 《凿楞伽峡记》。
又称贞女峡。在今广东省连州市东。双崖峭立,垂石飞瀑,下注深潭,即连江所经。唐显庆四年(659年),峡水爆发,漂七百余家。
又名贞女峡。在今广东连州市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01连州: 楞伽峡在 “州东十五里。双崖壁立,垂石飞瀑,下注深潭,即湟水所经也。唐显庆四年,连州山水暴出,漂七百余家,即峡中水也。宋嘉泰二年,崖崩水壅,谿谷倒注,舟楫不通, 田庐垫溺, 患及城邑, 州刺史杨㮤等疏凿之,三载底平”。宋叶适有 《凿楞伽峡记》。
又称贞女峡。在今广东省连州市东。双崖峭立,垂石飞瀑,下注深潭,即连江所经。唐显庆四年(659年),峡水爆发,漂七百余家。
在今浙江文成县西北二十四里朱阳乡驻地淡阳村。《方舆纪要》 卷94青田县: 淡洋隘 “明初刘基言,温、处之间有地名淡洋,僻绝岩险,民多负贩私盐,萃逋逃为梗,宜设巡司涖之是也。今有淡洋巡司,洪武五年建”。
一作日噶则。即今西藏日喀则市。《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首曰日喀则城,在喇萨西南五百三十三里。其先藏巴汗居此,今为班禅所居。”1960年设日喀则县。1986年改设日喀则市。
①即今湖北新洲县治。唐为黄州及黄冈治所。中和五年(885),州县徙治邾城南(今黄州市)后,遂改称旧州城。②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旧州坝。唐、宋时为戎州治。《方舆纪要》卷70宜宾县:僰道城“武宗会昌中大水,
①南朝陈天嘉元年(560)改汝城县置,为卢阳郡治。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隋属桂阳郡。唐属郴州,天宝元年(742)改为义昌县。②唐垂拱三年(687)置,为锦州治。治所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境之卢水口,因
元太祖斡耳朵之 一,在今蒙古国中央省克鲁伦河上游西加卢土因拜申格。《元史·太祖纪》: 二十二年 (1227) 七月,“崩于萨里川哈老徒之行宫”。据 《史集》,元太祖实死于宁夏六盘山,灵柩运回漠北斡耳朵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封武虎为梁邹侯(一说高帝五年封武虎为梁邹侯),元鼎五年 (前112) 改为梁邹县,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北四十里孙镇。一说即今邹平县。《晋书·乐安王鉴传》: “咸宁初
即今福建同安县东南石浔。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福建省泉州市同安区东南。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移烈屿巡检司于此。属泉州府同安县。
①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北二里。《水经·巨洋水注》: “巨泽又东北径委粟山东,孤阜秀立,形若委粟。” 《清一统志·青州府一》 引 《县志》 称:委粟山 “亦名稷山,上有后稷祠”。②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三国
①秦都咸阳时置,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渭水以南、终南山以北。秦惠文王时即开始兴建。至秦始皇时,先后在上林苑中修建了朝宫和宏伟壮丽的阿房宫前殿,还修建了大量的离宫别馆。西汉初荒废。武帝时复加拓展,周围扩至二百
①即今甘肃靖远县西北永安堡。《方舆纪要》卷62靖远卫:永安营“在卫北裴家川。……卫境要地,设官军戍守于此”。②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二》:永安营“在大通县西。地名测尔兔。本朝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