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峡
又名贞女峡。在今广东连州市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01连州: 楞伽峡在 “州东十五里。双崖壁立,垂石飞瀑,下注深潭,即湟水所经也。唐显庆四年,连州山水暴出,漂七百余家,即峡中水也。宋嘉泰二年,崖崩水壅,谿谷倒注,舟楫不通, 田庐垫溺, 患及城邑, 州刺史杨㮤等疏凿之,三载底平”。宋叶适有 《凿楞伽峡记》。
又称贞女峡。在今广东省连州市东。双崖峭立,垂石飞瀑,下注深潭,即连江所经。唐显庆四年(659年),峡水爆发,漂七百余家。
又名贞女峡。在今广东连州市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01连州: 楞伽峡在 “州东十五里。双崖壁立,垂石飞瀑,下注深潭,即湟水所经也。唐显庆四年,连州山水暴出,漂七百余家,即峡中水也。宋嘉泰二年,崖崩水壅,谿谷倒注,舟楫不通, 田庐垫溺, 患及城邑, 州刺史杨㮤等疏凿之,三载底平”。宋叶适有 《凿楞伽峡记》。
又称贞女峡。在今广东省连州市东。双崖峭立,垂石飞瀑,下注深潭,即连江所经。唐显庆四年(659年),峡水爆发,漂七百余家。
在今福建莆田市北。《方舆纪要》 卷96兴化府莆田县: 莆阳驿 “在府治北。元置,明朝因之”。
一名千朵莲花山,又名千顶山。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南。明《全辽志》卷1: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世传唐征高丽驻跸于此。峰峦秀丽,独胜辽左”。《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平顶山”条下:“千山在司南六十里,
一作小溪河。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四十里小溪河镇。《清一统志·凤阳府二》: 溪河集 “在凤阳县。本朝乾隆三十一年,由县城移县丞驻此”。
即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河。《清一统志·安庆府一》:后部河“在太湖县西北一百二十里,西去司空山三十里。其上流为银河,源出潜山县之天堂山,南流经太湖县西北一百六十里,合羊角山水为后部河。又南至县西北六十里
即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元史·河渠志》: “蜀堰,江水出蜀西南徼外,东至于岷山,而禹导之。秦昭王时,蜀太守李冰凿离堆,分其江以灌川蜀,民用以饶。”
又作剳真卫。明永乐十三年(1415)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河纽依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置。约在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右岸阿纽依河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即今广东顺德市西北伦教镇。明万历《广东通志》卷16:顺德县有“伦教墟”。
西汉高帝置,治所在卢奴县(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二市以西,唐县、新乐以东及滹沱河以北地区。景帝改为中山国。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都于此,改置中山尹。北魏改为中山郡,隋开皇初废
在今山西绛县南十里。西魏大统五年(539)筑城。《周书·杨㯹传》:“复授建州刺史,镇车箱。”即此。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因城东西长,形如车箱,故名。西魏大统五年(539年)筑。《资治通鉴》
在今西藏下察隅地区,察隅县治南四十六里处,沿察隅河左岸。藏语意为大眼。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44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