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清光绪三十年(1904)五原厅由大佘太移治于此。后又徙治隆兴长(今五原县)。
①隋置,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北四十二里永和关。《元和志》卷12永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临河为永和县,以县西永和关为名也”。②在今陕西延川县东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7延川县:永和关“宋置关于此
①即洛水。今河南洛河。②亦作洛水。即今四川成都平原东北之石亭江。《汉书·地理志》 雒县: “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方舆纪要》 卷67什邡县: 雒水 “在县北。自章山内合五溪而出,至高境
又名热海,大清池。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唐为通西域的必经之路。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大清池或名热海。又谓咸海,周千余里。”
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清乾隆 《重修凤翔府志》 卷2: 麻夫镇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
辽边防城。在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辽史·耶律世良传》:开泰三年(1014),“奉命选马驼于乌古部,会敌烈部人夷剌杀其酋长稍瓦而叛,邻部皆应,攻陷巨母古城”。今内蒙古满洲里市东南扎赉诺尔乡之南十里、木
明改元迭甫站置,在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明 《辽东志》 卷9: 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海洋” 站。后废。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4钦州: “管界巡司在州西百八十里。本名时休峒。永乐中改置巡司,嘉靖中没于交阯,寻复来归。”清雍正十二年 (1734) 移治龙门 (今钦州市南龙门港镇)。乾隆
在今河南永城市西南六十里,南与安徽涡阳县接壤。1939年春至1941年春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旧址在此。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资治通鉴》:唐景龙二年(708)三月,“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拓地三百余里。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以左玉钤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烽游奕使,戍诺真水为逻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