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谷山
在今陕西镇安县东北三十里。《清一统志 ·商州》: 梦谷山 “其山崇峻,常有云起”。
在今陕西镇安县东北三十里。《清一统志 ·商州》: 梦谷山 “其山崇峻,常有云起”。
即今贵州荔波县。旧置土巡检。清乾隆二年 (1737) 荔波县迁治于此。
南齐置,属齐宁郡。治所当在今广西邕宁、横县二县南境。后废。
指今四川天全县南天全河 (古名和川水) 一带之民族。一说指今四川大渡河以南民族。《尚书·禹贡》: “蔡蒙旅平,和夷底绩。” 《水经·桓水注》: “郑玄曰,和上(川),夷所居之地。” 《禹贡锥指》: 和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东汉末,张白骑据此。《周书·权景宣传》:西魏大统四年(538),宇文泰自洛阳还,“留景宣守张白坞”。即此。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北。东汉末张白骑据此,因名。《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同四年
即桐源墟。今江西临川市西北四十里桐源乡。
战国时赵邑,在今山西方山县南三十五里南村。《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使人之赵,请蔡皋狼之地”。《史记·赵世家》: “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 皆此。西汉置皋狼县。古邑名。战国赵邑。治今山西省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北高峰南麓。周密 《武林旧事》 卷5: 韬光庵系唐僧 “韬光禅师道场,与乐天同时”。五代晋天福三年 (938) 吴越建为广岩院,北宋改为法安院。世俗仍称韬光庵。
辽建,在今吉林延吉市附近。《金史·世纪》:“阿疎初闻来伐,乃自诉于辽。遂留劾者守阿疎城,穆宗乃远。”
西周、春秋时小国。偃姓。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城池乡。《春秋》: 僖公三年 (前657),“徐人取舒”。杜注: “舒国,今庐江舒县。” 后灭于楚。西汉置舒县。古国名。西周、春秋群舒之一。偃姓。在今安徽省庐
元置,在今湖南衡阳市西南路口。《永乐大典》 卷19423记载,路口站为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