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桓水

桓水

即今四川、甘肃境内之白龙江。《尚书·禹贡》: “西倾因桓是来。” 《水经·桓水注》: “ 《地理志》 曰: 桓水出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者也。《尚书》又曰: 西倾因桓是来,马融、王肃云: 西治倾山,惟因桓水是来,言无他道也。余按 《经》 据《书》 岷山、西倾,俱有桓水,桓水出西倾山,更无别流,所导者惟斯水耳,浮于潜、汉而达江、沔。” 此水发源于甘肃西南西倾山南,屈曲东南流至今舟曲东与古羌水合,又东南至今文县东与古白水 (今白水江) 合,又东南流入今嘉陵江。其与羌水合流后的一段白龙江,与今白水江合流后的一段白水江,古时也兼称桓水。


古水名。即今甘肃、四川两省境内白龙江、白水江汇合处以上白龙江。《尚书·禹贡》:“西倾因桓是来。”西倾即西倾山,桓即桓水。南北朝时,又称垫江(今重庆合川市以上嘉陵江)源,至今甘肃省舟曲县东合支流古羌水(今称岷江)后,又称羌水。唐时,全流均称羌水。


猜你喜欢

  • 夏峰

    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苏门山。清初孙奇逢隐居于此。世称夏峰先生。

  • 铁锁关

    ①即瞿唐关。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方舆纪要》 卷 69 奉节县引 “王氏” 曰:“古之江关即今之瞿唐关,又谓之铁锁关,大都以守峡口之险。” 因以铁索断江而名。《资治通鉴》:唐天祐元年 (904)

  • 内蒙古

    清地区名。指内札萨克蒙古六盟之地。明末,漠南(包括兴安岭东)蒙古各部归附后金、清,编为旗,设札萨克管领;至康熙九年(1670),陆续增置至四十九旗,各旗牧地也先后划定。按各部地域,若干旗会为一盟,置盟

  • 鹿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滑县东北。《水经·河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十三年 (前357),“与郑鹿”。即此。

  • 铚县

    ①秦置,属泗水郡。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七十里古城乡。一说在今濉溪县东南。《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即此。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西晋属谯国。南

  • 绛郡

    ①西魏恭帝改南绛郡置,属建州。治所在绛县(今山西绛县南八里东南城村附近)。辖境相当今山西翼城、绛县等地。北周属绛州。隋开皇三年(583) 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绛州置,治所在正平县(今山西新

  • 乌都山

    即都山。在今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西北三十里, 与宽城满族自治县分界处。海拔1846米。《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都山在“县北百五十里,高三十里,周倍之。一名乌都山”。

  • 南智丘

    即今河北辛集市南三十四里南智丘镇。明万历 《保定府志》 卷2束鹿县: 里社有知丘。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束鹿县图: 西南有南智丘。

  • 光禄塞

    亦名光禄城。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光禄勋徐自为建,因名。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明安乡小召门梁古城。《汉书·地理志》五原郡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匈奴传》:甘露三年(前51),“(呼韩

  • 四霜

    一名四礵。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四礵列岛。包括东礵、南礵、西礵、北礵与小礵等岩岛,其中以北礵为最大。清《海国闻见录》上卷《天下沿海形势录》的“四霜”即此。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四礵列岛。见清《海国闻见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