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桑洲岭

桑洲岭

在今浙江宁海县西南桑洲镇。《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桑洲岭在 “县西六十里。有桑洲驿”。


猜你喜欢

  • 石臼镇

    北宋置,属中江县。在今四川中江县北四十里子金乡安宁村。民国《中江县志》卷2:“石凹子在双凤场西,县北四十里。疑即《九域志》所载石臼镇。凹臼形似。又道里相同。”

  • 大万山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1372)改大万山苏葛办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万山特区。明曹学佺《名胜志》:“大万山在治南三里,司以此名。”永乐十二年(1414)改属铜仁府。清废。明洪武五年(1372年

  • 洛社镇

    即今江苏无锡县西北洛社镇。《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 “潘葑镇” 条下: “又北十二里曰洛社市。”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西部、京杭运河两岸。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洛社,人口2

  • 九斤城

    在今湖北保康县北。《方舆纪要》卷79保康县:九斤城在“县北五十里。相传昔人秤土筑城,以水土轻浮,将成复弃。今荒城犹存”。

  • 南津驿

    即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三十里南津镇。《方舆纪要》 卷67资阳县: 资阳镇,“ 《志》 云: 县东三十里有南津驿,镇与驿相连。正德十三年徙镇于今所,有巡司戍守”。

  • 白塔村

    在今河北博野县东南。1940年4月,驻保定、安国、蠡县、博野等地的日伪军二千余人合击驻博野县白塔村的三十三团。团直及二、三营跳出包围圈,被重重包围的一营奋起抵抗,毙伤敌三百余人。战斗结束后, 日伪军杀

  • 印心石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资江中。《清一统志·长沙府一》“印文石”条:印心石“两岸岩峙如门,此石四面独方,浮出于石门潭内,俨如一印”。道光十六年(1836), 邑人陶澍摹宣宗御书“印心石室”四字于资江南岸之西崖

  • 武街县

    亦作武阶。西晋惠帝置,属狄道郡。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东。北魏废。十六国前凉张骏于此置武街屯护军。《水经·河水注》: “滥水又西北径武街城南。” 《新唐书·玄宗纪》: 开元二年 (714),“薛讷及吐蕃战

  • 白鹤汇

    又称白鹤江。在今上海市青浦县北白鹤镇附近。《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白鹤汇“昔时自此至蟠龙,皆环回为汇,水行迂滞,则泛溢为灾。宋嘉祐间,开为直江泾,泻积水东注于海。崇宁、宣和中,屡经浚治。今淀湖

  • 上宜川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年(722),“上幸寿安兴泰宫,猎于上宜川”,即此。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唐开元十年(722年),玄宗猎于上宜川,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