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桐柏山

桐柏山

①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寰宇记》 卷98台州宁海县: 桐柏山,“ 《登真隐诀》 云: 其山八重,四面视之如一,金庭不死之乡,方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92天台县: 桐柏山在 “县西北二十五里。天台之支山也。故天台也兼桐柏之名”。

②又名丹池山、金庭山。在今浙江嵊县东南七十二里。《隋书· 地理志》: 会稽郡剡县 “有桐柏山”。《寰宇记》 卷96越州剡县: 桐柏山,“ 《灵宝经》 云: 上有桐柏合生,下有丹池、赤水。南岳真人云: 越有桐柏之金庭,吴有勾曲之金陵”。《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桐柏山 “天宝六载改为丹池山”。

③在今河南桐柏县西南。《尚书·禹贡》: “导淮自桐柏。” 《汉书·地理志》 平氏县: “ 《禹贡》 桐柏大复山在东南,淮水所出。” 《水经· 淮水》:“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 《禹贡锥指》: “大复、胎簪皆其支峰,《禹贡》 则总谓之桐柏也。”

④一名西山。在今湖南临武县西二十里。《水经·溱水注》: “武溪水出临武县西北桐柏山。”《清一统志·桂阳州》 引 《临武县志》: “桐柏山西界蓝山,直接九疑之麓,山势险绝,雄据百余里。溪洞深杳,僚民耕猎其间。地近广西,山气严凝,春犹积雪。”


(1)在浙江省天台县城北。有紫霄、翠微、玉泉、卧龙、莲花、华林、玉女、玉霄、华顶九峰。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葛元于此炼丹。唐景云时司马承祯于此建桐柏宫,宋张紫阳来山修道创紫阳派,遂为道教东南圣地,是七十二福地之一。1973年桐柏水库蓄水,宫址沉于水底。(2)在河南、湖北两省边境。西北—东南走向,与大别山断续相连。为河南、湖北界山,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山体由片麻岩、片岩和花岗岩构成。海拔400~800米。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在河南桐柏县西),为淮河源地。高峰田王寨,海拔1018米。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盛产中药材。银和天然碱储量丰富。有太白顶、水帘洞、桃花洞、云台禅寺等胜迹。


猜你喜欢

  • 金瓶山

    在今广西灵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107灵川县: 金瓶山 “在县西十五里。其西峰连环崒嵂,状类金瓶”。

  • 平都亭

    在今河北武强县(小范)西南平都村。《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汉惠帝五年(前190),封刘到为“平都”侯。即此。

  • 同水

    即今江西吉水县西北同江河。《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新喻县:同水在“县西八十里。自分宜县之同村合岭东流入县界,又南流一百八十里入吉安府安福县界,达于泸溪(赣江)”。

  • 金门县

    ①东魏天平初置,为金门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南。北周废。②东魏兴和中侨置,属宜阳侨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③旧名浯洲屿。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金门千户所。清同安县丞及金门镇

  • 丹溪县

    唐武德二年(628)置,属南州。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三十里。《寰宇记》卷122南川县:废丹溪县“于丹溪水西置, 因以为名”。贞观十七年(643)废。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重庆市綦江县

  • 文德桥

    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夫子庙照壁西侧秦淮河上。六朝时为浮桥,唐代始建木桥,明代改建为石墩木架桥。《清一统志·江宁府》:文德桥“在武定门之东、县学之右,其东为利涉桥”。

  • 夏克

    元代西藏地名。在今西藏那曲地区比如县境。《汉藏史集》 (藏文版) 载: 元朝设宣政院,在乌思(即前藏) 置驿站七个,夏克为乌思七大驿站之一。

  • 马邑郡

    隋大业三年(607)改朔州置,治所在善阳县(今山西朔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寨县和恒山以北,内蒙古岱海、黄旗海以南地区。唐武德四年(621)复改朔州,天宝元年(742)又改马邑郡,辖境缩小。乾元元年(

  • 黄屋屯墟

    即今广西钦州市西北三十里黄屋屯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62: 钦州西北有黄屋屯墟。

  • 司盐城

    即今山西运城市。《史记·秦本纪》:秦昭王十一年(前296),“齐、韩、魏、赵、宋、中山五国共攻秦, 至盐氏而还”。《正义》引《括地志》:“盐故城一名司盐城, 在蒲州安邑县。”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