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
即今广西东部之漓江。《元和志》 卷37桂州临桂县: “桂江一名漓水,经县东,去县十步。杨仆平南越,出零陵,下漓水,即谓此也。”
西江支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通典》:“桂江以其源多桂,不生杂树,故名。”上游漓江上源大溶江出兴安县境苗儿山。同湘江上源海洋河间有灵渠(湘桂运河)相通。南流经桂林、阳朔、平乐(桂林至平乐与恭城河汇合处称漓江)后经昭平等市县到梧州市入西江。长426千米,流域面积1.93万平方千米。滩多水急,上游建有青狮潭水库。水流清澈,沿岸多峰林、岩洞,以风景秀丽著名。
即今广西东部之漓江。《元和志》 卷37桂州临桂县: “桂江一名漓水,经县东,去县十步。杨仆平南越,出零陵,下漓水,即谓此也。”
西江支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通典》:“桂江以其源多桂,不生杂树,故名。”上游漓江上源大溶江出兴安县境苗儿山。同湘江上源海洋河间有灵渠(湘桂运河)相通。南流经桂林、阳朔、平乐(桂林至平乐与恭城河汇合处称漓江)后经昭平等市县到梧州市入西江。长426千米,流域面积1.93万平方千米。滩多水急,上游建有青狮潭水库。水流清澈,沿岸多峰林、岩洞,以风景秀丽著名。
在今江西波阳县东。《明一统志》 卷50饶州府: 郭璞山“在府城东和南乡。根盘五十里,崇高百仞,峰峦峭拔,为鄱阳郡山之冠。世传郭璞尝旅寓于此”,故名。《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鄱阳县: 郭璞山“府东百十
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漫水湾镇 (松林)。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 置松林土千户。村名。在吉林省珲春市区中南部。属杨泡满族乡。人口960。曾名石灰沟、太平川,1953年因重名改今名。南依中、俄界山神仙顶
亦名大佛阁、大像阁。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乐山大佛处。唐凿弥勒大佛后,建七层楼阁护之。明末阁毁。北宋苏轼 《送吕昌朝知嘉州》诗云: “卧看古佛凌云阁,敕赐诗人明月诗。”
春秋郑邑,名留。后为周大夫刘子采邑。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左传》:隐公十一年(前712),“王取邬、刘、、邘之田于郑”。又,昭公二十三年(前519),“单子、刘子、樊齐
明置,即今辽宁本溪市东北威宁营。《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清河堡” 条下: “西有白塔佃可按伏,又西有威宁营可屯兵。” 明在此置铁场百户所。
辽置,属西北路招讨司。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哈达桑古城址。《辽史·地理志》:边防城有“防州,刺史”。又“镇州,建安军,节度。本古可敦城。统和二十二年皇太妃奏置。……渤海、女直、汉人配流之家七百余户,分居镇
①在今福建福安市西北境。《方舆纪要》卷96福安县:平溪“在县西北五十里。自寿宁县流入境,合乎东溪”。②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北十里。《旧唐书·地理志》仪陇县:“旧治金城山,开元二十三年移治平溪。”《舆地纪胜
1920年日本占领时期设高雄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高雄县,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高雄县 (凤山市)。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高雄市北、东、南侧。面积2832.5平方千米。人口约123.7万。辖1
即安河。为易水支流。源于今河北易县西北白杨岭下,由西转东而南入易水。《水经· 易水注》: 濡水 “出故安县西北穷独山南谷,东流与源泉水合,水发北溪,东南流注濡水”。即此。
在今福建南靖县北。明正统五年 (1440)于此置韩婆巡司,景泰二年 (1451) 改为永丰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