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里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马回岭。《南史·陶潜传》: 东晋义熙末,江州刺史王弘 “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即此。唐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 诗: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寰宇记》卷111江州德化县: “柴桑山近栗里原,陶潜此中人。”
在今江西省九江县北马回岭。晋陶潜隐居处。唐白居易《访陶公旧宅》诗:“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马回岭。《南史·陶潜传》: 东晋义熙末,江州刺史王弘 “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即此。唐白居易 《访陶公旧宅》 诗: “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寰宇记》卷111江州德化县: “柴桑山近栗里原,陶潜此中人。”
在今江西省九江县北马回岭。晋陶潜隐居处。唐白居易《访陶公旧宅》诗:“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
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居于平阳 (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尧为其部落领袖。
三国吴置,在今江苏常熟市北五十里。《宋书·州郡一》:“南沙令,本吴县司盐都尉署。吴时名沙中。吴平后,立暨阳县割属之。晋成帝咸康七年罢盐署,立以为南沙县。”三国吴置,治沙中(今江苏常熟市西北)。东晋咸康
即今四川华蓥市东北天池镇。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广安州:天池铺“在州东八十里”。
明南京城门名。即今江苏南京城北之和平门。在钟阜门之东。清改名得胜门。1931年改名和平门。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西玉泉山。因泉水清澈、晶莹如玉而名。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1引赵著碑记云:“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泉自山而出,鸣若杂珮,色如素练,泓澄百顷,鉴形万泉。”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3
一名碛矶。在今安徽芜湖市西北沿江弋矶山北。《陈书·周文育传》:“徐嗣徽引齐寇渡江据芜湖,诏征文育还京。嗣徽等列舰于青墩,至于七矶,以断文育归路。”《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七矶“在芜湖县西北十五里”。
一名张老人埠。即今河南固始县东南三十五里张老埠乡。明嘉靖《固始县志》卷3《集市》:“东有张老埠集。”
在今陕西泾县西南。《资治通鉴》:新莽天凤三年(16),“戊辰,长平馆西岸崩,壅泾水不流,毁而北行”。胡注:“长平馆,即长平观,在泾水之南原。泾水东南流入渭,为岸所壅,故毁而北行。”
在今山东曲阜市阙里东北。为颜子所居,今有颜子庙。《论语·雍也》: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南五十六里,香口河入长江之口。《方舆纪要》 卷27东流县: 香口镇在“县西南四十里。西北去安庆府望江县三十里。宋末尝移望江县治此,元复还旧治。今有香口巡司”。古镇名。即今安徽省东至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