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关
①在今安徽金寨县西南境。《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 “铜罗关” 条下: “又栗子关亦在县东南百四十里,接罗田界。以山多栗而名。”
②在今湖北罗田县北一百八十里。《方舆纪要》卷76罗田县 “岐岭关” 条下: “又有栗子关,皆抵英山县界。”
③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六十六里板栗坪。《方舆纪要》 卷81沅州黔阳县: 栗子关 “在州西。甚陡峻”。
①在今安徽金寨县西南境。《方舆纪要》卷50商城县 “铜罗关” 条下: “又栗子关亦在县东南百四十里,接罗田界。以山多栗而名。”
②在今湖北罗田县北一百八十里。《方舆纪要》卷76罗田县 “岐岭关” 条下: “又有栗子关,皆抵英山县界。”
③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六十六里板栗坪。《方舆纪要》 卷81沅州黔阳县: 栗子关 “在州西。甚陡峻”。
在今湖北当阳市北。《寰宇记》卷146当阳县:当阳坂“即曹操追先主之所”。《方舆纪要》卷77当阳县:当阳坂“在县北六十里。相传曹操追先主于此”。
北魏正光末置,属昌黎郡。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东魏兴和中寄治英雄城(今河北徐水县西遂城)。北齐废。
明正统三年 (1438) 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南二十里威远堡镇。清顺治十年 (1653) 废。明正统三年(1438年)置,即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南威远堡镇。属山西行都司。清顺治十一年(1
即多罗斯河。又名曳咥河。即今新疆北部,流入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境之额尔齐斯河。《旧唐书·回纥传》 作都罗斯河。
即今湖北红安县南七十里八里湾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黄安县南有“八里湾铺市”。
汉上林苑中离宫。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关中记》列为汉上林苑中十二宫之一。《汉书·王莽传》:地皇元年(20),“坏彻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取其材瓦,以起九庙
①即武阳关。在今河南信阳县南,当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为大别山隘口之一。《方舆纪要》 卷50信阳州 “黄土关” 条下: “又州南有武胜关,亦险塞处云。” 京广铁路经此。②明置,在今贵州福泉县南二里。《
即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秧田冲。清有外委把总驻守。
即今云南弥渡县西北红岩西之西山。《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明地理考》:“宾川州南毕钵罗窟山,即赵州之白崖西山也。”又引明李元阳《记》曰:“一名宾波罗窟,在白崖川西。山岩壁立,耸拔千余丈,其下林麓蓊郁。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3平茶洞长官司: 通蜀桥在 “司治南。跨哨溪上,以路通蜀境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