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栗侯国

栗侯国

西汉改栗县置,属沛郡。治所即今河南夏邑县。东汉废。


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夏邑县。属沛郡。东汉废。


猜你喜欢

  • 沙河桥镇

    即今河北河间市东四十四里沙河桥镇。《清史稿·地理志》 河间府:河间县有沙河桥镇。在河北省河间市南部、子牙河北岸。面积70.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沙河桥,人口 2180。明初建村,以桥为名。

  • 浪噶子

    亦作朗噶孜、那噶尔孜、拉噶孜、纳噶尔宗、浪卡子宗。即今西藏浪卡子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程站》: “白地至亚喜尖,或挞鲁尖,浪噶子宿,计程一百五里。”

  • 底兀剌宣慰司

    明永乐二十二年 (1424) 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洞吾 (今缅甸东吁)。辖境约当今缅甸锡唐河流域。正统以后废。

  • 乌突郡

    北周大象元年(579)置,属石州。治所在乌突县(今山西临县西南三十五里曹峪坪村附近)。辖境相当今山西临县地。隋开皇元年(581)改太和郡。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置,治乌突县(在今山西省临县西)。辖境

  • 施南道宣慰司

    元至正二年 (1342) 改沿边溪洞招讨司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十七年 (1357),明玉珍改为宣抚司。明洪武四年 (1371) 复为宣慰司。永乐三年(1405) 改为施南

  • 柏梓镇

    北宋名柏子镇。即今四川潼南县西南柏梓镇。民国 《潼南县志》 卷1: 柏梓镇在 “县西四十里”。(1)在重庆市潼南县西南部。面积72.5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柏梓,人口 3100。清初建场

  • 乔庄场

    亦作硚庄场。即今四川青川县(乔庄镇)。清道光《龙安府志》卷2: 硚庄场在平武县青川镇“东一百二十里”。1939年改置乔庄镇。1951年青川县由青溪镇迁此。

  • 罗峰镇

    唐置,属掖县。治所即今山东招远市。金天会二年 (1124) 于此置招远县。古镇名。金初置,即今山东省招远市。属掖县。天会二年(1124年)升为招远县。

  • 建宁军

    五代方镇名。梁贞明三年 (917) 改定昌军置,治所在晋州 (今山西临汾市)。后唐改为建雄军。五代方镇名。梁贞明三年(917年)改定昌军置,治晋州(今山西临汾市)。唐时改建雄军。

  • 灶头市

    在今湖南耒阳市南。《清一统志·衡州府二》 “竹塔市”条下:“又灶头市,在(耒阳)县南八里。地产煤炭,当往来通衢,多商贾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