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县
金天会二年 (1124) 伪齐刘豫置,属登州。治所即今山东栖霞县。元于钦 《齐乘》 卷1 “艾山” 条下: “栖霞县本以山得名。” 明、清属登州府。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东海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古旧县名。金天会二年(1124年)析蓬莱、莱阳二县置,治今山东省栖霞市栖霞城。属登州。元、明、清因之。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县境曾析置栖东县。1953年仍撤并于栖霞县。1995年撤销,改设栖霞市。
金天会二年 (1124) 伪齐刘豫置,属登州。治所即今山东栖霞县。元于钦 《齐乘》 卷1 “艾山” 条下: “栖霞县本以山得名。” 明、清属登州府。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东海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古旧县名。金天会二年(1124年)析蓬莱、莱阳二县置,治今山东省栖霞市栖霞城。属登州。元、明、清因之。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县境曾析置栖东县。1953年仍撤并于栖霞县。1995年撤销,改设栖霞市。
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7兴安县: 零水 “在县西南五十里。其地有郁金山,水源出焉,亦南流入漓”。
即今广东中山市北黄圃镇。清置汛,有外委把总驻防,并建炮台于此。
①北魏普泰中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子县西二十七里岳阳村。北齐废。②隋开皇十年(590)改乐阳郡置,属缘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附城乡古城。十八年(598)改为乐山县。③明置,属潼川州。治所在今四
又作那拉洪、纳尔浑、伯都讷。在今吉林松原市。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于驿站南另筑新城,三十三年设伯都讷副都统镇守。嘉庆十五年(1810)设白都讷直隶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为新城府。1913年
1933年11月由中华共和国 (福建人民政府) 置,省会在福州市 (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福清、平潭、永泰、闽清、古田、屏南、寿宁等县市以北、以东地。1934年1月废。
又作董池陂、董泽陂。春秋晋地。相传古豢龙氏董父居此,故名。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左传·宣公十二年》: 厨子曰,“非子之求,而蒲之爰,董泽之蒲,可胜既乎”。《续汉书·郡国志》 闻喜县:“有董池陂,古董泽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奉节县:“有永安井盐官。”唐李贻孙《夔州都督府记》:白帝城之左五里,得盐井十四。《寰宇记》卷148奉节县:“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东西一百步,南北广四十步。碛
即春秋郑虫牢邑。在今河南封丘县北。《春秋》: 成公五年 (前 586),会诸侯 “同盟于虫牢”。杜注: “陈留封丘县北有桐牢。” 《续汉书·郡国志》 陈留郡封丘县: “有桐牢亭,或曰古虫牢。”
又名成皋关。春秋虎牢邑。秦置关,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历代为戍守重地。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置东中郎府于此。东魏时置北豫州及成皋郡。隋大业初置虎牢都尉府。唐避先祖名讳,改为武牢关。
《尔雅·释水》 谓 “鬲津” 为古九河之一。《汉书·沟洫志》: 许商以为 “古说九河之名,有徒骇、胡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界中”。认为鬲津故道在西汉鬲县 (今山东平原县西北) 附近,东流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