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隐山
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十五里梅山。《新唐书·地理志》 和州历阳县: “有栖隐山,本梅山,皆天宝六年更名。”
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十五里梅山。《新唐书·地理志》 和州历阳县: “有栖隐山,本梅山,皆天宝六年更名。”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0富阳县: 屠山村在 “县西南五十里。江南岸有东梓巡司戍守”。
即今江西彭泽县东北太泊湖。《方舆纪要》卷85九江府:大泊湖“通东流之香口镇,支流为天井、沈湾诸小湖。中有鹤山,双峰耸峙,脉接浩山。湖西有船山,以山如船形也。湖东曰白干山,山皆白石”。《清一统志·九江府
在今河北赵县境内。《隋书·李德饶传》:德饶“性至孝,父母寝疾,辄终日不食,十旬不解衣。及丁忧,水浆不入口五日,哀恸呕血数升。及送葬之日,会仲冬积雪,行四十余里,单縗徒跣,号踊几绝。会葬者千余人,莫不为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水西门。宋 《景定建康志》 卷22; 赏心亭 “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丁晋公谓建”。南宋辛弃疾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词。宋建,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附近。南
唐武德四年(621)置,属姚州。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旧城东北十五里。天宝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云南省姚安县东,属姚州。天宝以后地入南诏。
①即善阐城。今云南昆明市。唐樊绰 《蛮书》卷1称 “鄯阐柘东城”。向达注: “柘东即今昆明,筑于南诏阁罗凤之子凤伽异时,为六节度之一,后又称善阐府,亦作鄯阐。”②公元9世纪中叶,南诏王以柘东城改名,后
隋开皇中置,属新淦县。即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明初置巡检司,嘉靖五年(1526)升为峡江县。古镇名。隋开皇年间置,在今江西省峡江县。明初置巡检司于此,嘉靖五年(1526年)升峡江县。
即今河北东光县东南二十八里秦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东光县图: 东南有秦村。在河北省东光县东南部。面积73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秦村,人口5000。始有秦姓定居,故名。1956年设
汉西域国名。都城在扜泥城 (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楼兰古城)。西汉元凤四年 (前77) 改名鄯善国。古西域国名。汉初,王治扞泥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东北;一说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元
在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外城南面中门朱明门(又称南薰门)外。《续资治通鉴长编》:乾德元年(963),“募诸军子弟数千人,凿池于朱明门外,引蔡水注之,造楼船百艘”,习战池中。初名教船池,开宝六年(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