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木芦寨
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8蒙自县: 柏木芦寨 “在县南据山,绝顶四面,悬崖峭壁,外建墩台,以据水道。又南渡江入交趾界。《滇纪》: 县南有雾露结箐,由此抵柏木芦寨”。
在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8蒙自县: 柏木芦寨 “在县南据山,绝顶四面,悬崖峭壁,外建墩台,以据水道。又南渡江入交趾界。《滇纪》: 县南有雾露结箐,由此抵柏木芦寨”。
即今江西修水县西北一百二十四里白岭镇驻地桃树港。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 义宁州西北有桃树港。
即今福建福鼎县治桐山镇。《明史·地理志》 福宁州: “有芦门巡检司,后移桐山堡。” 《方舆纪要》 卷96福宁州: 桐山在 “州西北百六十里,接浙江平阳县界。其地险厄,可以戍守。嘉靖三十九年,倭贼自州城
明弘治八年(1495)置,属元江府。治所即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嘉靖十二年(1533)改恭顺州。
唐永贞元年 (805) 改淳州置,治所在永定县 (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东岸)。《寰宇记》卷166峦州: “以郡内最多山峦为称。” 辖境相当今广西横县、邕宁、宾阳三县间地。北宋开宝五年 (972)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北蔡路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川沙县北有 “蔡家路”。
①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吴新都郡置,属扬州。治所在始新县 (今浙江淳安县西北新安江北岸,现已没入千岛湖)。辖境相当今安徽黄山市大部、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等县及江西婺源、浙江淳安县地。隋开
元元贞元年(1295)升安福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安福县。明洪武初仍降为安福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安福县为州,治今江西省安福县。属吉安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安福县地。明洪武初复降为县。
即今江西南丰县西南白舍镇。《方舆纪要》卷86南丰县“龙池镇”条下:“县西南六十里有白舍镇。接广昌县界。宋置太平巡司于此,明洪武二十九年废镇。”在江西省南丰县南部、旴江(抚河)上游。面积342平方千米。
天津经丰台至卢沟桥。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 动工修建,二十三年 (1897) 竣工通车。二十四年 (1898) 又从丰台引出支线,通至北京右安门外的马家堡。1900年修至北京正阳门 (今前门)。全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三磴崖东北。清聂 《泰山道里记》 称: “为宋真宗驻跸处。” 石梁曲折,流泉绕之,境颇幽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