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木山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明 《万历武功录·广西 ·怀远诸瑶僮列传》: 万历初,镇压怀远县僮瑶义军,“连拔丹阳、蕉花、中团、田寨、古立、洛果、火烧、合水诸巢。……余党数千人皆奔入丹竹、枫木间,据层峦,阻绝涧,以为险”。
古山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北。明万历元年(1573年),官兵败瑶人于板江东岸,瑶人西走,聚于此。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明 《万历武功录·广西 ·怀远诸瑶僮列传》: 万历初,镇压怀远县僮瑶义军,“连拔丹阳、蕉花、中团、田寨、古立、洛果、火烧、合水诸巢。……余党数千人皆奔入丹竹、枫木间,据层峦,阻绝涧,以为险”。
古山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北。明万历元年(1573年),官兵败瑶人于板江东岸,瑶人西走,聚于此。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山丹州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山丹县地。清雍正二年(1724)降为山丹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属陕西都司,后属行都
1946年8月革命根据地由河南卢氏县和陕西雒南县析置,治所在东川街(今河南卢氏县境)。取两县首字为名。1947年3月撤销。旧县名。豫西解放区设。1946年由河南省卢氏县和陕西省雒南县析置,治今卢氏县东
①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南茅坪慎公祠后面。是一座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因楼上有一八角形的天窗,故有此名。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常在此居住和办公,写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文。
一名武翟山。又名紫云山。在今山东嘉祥县东南二十八里。山下有武氏墓,前有石室,四壁有举世闻名的武梁祠画像。墓为汉从事武梁、吴郡丞武君、敦煌长史武斑、执金吾丞武荣之葬所。武氏祠建于东汉末年。宋代文学家欧阳
①在今山西山阴县南六十五里新广武村。清置巡司于此。②在今蒙古国东南苏赫巴托省南境。明金幼孜《北征录》:永乐八年(1410),成祖亲征阿鲁台,“至于广武镇,川中有土城基,问人云:‘国初征和林时所筑, 屯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六卡 (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北金山乡)。1913年降为县。清初为黑龙江副都统辖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呼玛直隶厅,治六卡(今黑龙江呼玛河入黑龙江
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宋史·河渠志二》:元丰三年(1080),“澶州孙村、陈埽及大吴、小吴埽决,诏外监丞司速修闭”。即此。
元至元十一年(1274)改腾冲府置,属大理路。二十五年 (1288)废。明嘉靖三年 (1524) 复置,属永昌府。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乾隆 《腾越州志》: “藤则细者可以为绳,大者为枝,凡百器皿皆可以
在今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昆都仑河右岸。始建于清雍正七年 (1729)。汉名法禧寺。“昆都仑”,蒙古语意为横山口。原有大经堂及殿宇二十三座、藏经塔四座。现存经堂、殿宇十二座。殿堂内原有彩绘和塑像多已不存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林东镇) 南波罗城(上京遗址)。《辽史·地理志》: 上京临潢府有盐泺。《方舆纪要》 卷18大宁卫: 盐泺 “在临潢城外。其相近者有百狗泺、鸳鸯湖、兴国惠民湖、广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