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林口县

林口县

1939年置,属吉林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林口县。1945年划归合江省。1949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


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属牡丹江市。面积 7184.7 平方千米。人口44.8万。辖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林口镇。地处老爷岭和张广才岭交接的峡口地带,森林茂密,有“森林之口”之称,故名。汉以前称肃慎,唐初为黑水都督府所辖,清乾隆五年(1740年)为三姓副都统辖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吉林行省依兰道所辖。1939年设林口县,治今址。原属吉林省,1945年属合江省,1946年属绥宁省,1949年改属松江省,1954年改属黑龙江省。原为省直辖,1956年划归牡丹江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属牡丹江市。境内群山起伏,地势四周高,中间略低。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农业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稻、烤烟等。工业有烟草、石材、机械、仪表、橡胶等。图佳铁路、201国道经此。为“八女投江”英雄事迹发生地,建有八女英雄纪念碑。


猜你喜欢

  • 和罗

    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南青海乡南。清光绪《吉林通志》 卷17: 乌苏里江西岸,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 “和罗”。

  • 皋兰镇

    本兰皋戍,后改为皋兰镇,在今甘肃康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阶州: “本武州,……景福元年更名,治皋兰镇。” 即此。北宋属将利县。

  • 木渎镇

    北宋置,属吴县。即今江苏吴县西南木渎镇。据《木渎小志》卷1:“相传昔时吴王得越贡神木,将筑姑苏台,积材三年连沟塞渎,木渎之名由此始也。”明置木渎巡司,清乾隆十一年(1746)巡司移驻光福镇, 有吴县县

  • 和县猿人遗址

    又称龙潭洞遗址。在今安徽和县西北陶店乡南汪家山北坡龙潭洞。1980年发掘,发现一具完好的猿人头盖骨和部分下颌骨、牙齿等,在同一层位中,还发现猿人遗留的工具、骨器、角器、牙器等,以及大批动物化石。地质年

  • 木垒山

    在今湖南道县北五十里。《清一统志·永州府一》:木垒山“当往来官道。山势峭拔,俯临潇水。沿流而下五十里,皆石磴悬绝”。

  • 石马铺

    在今湖南长沙市南。清咸丰二年(1852)七月二十七日,太平军萧朝贵部进至石马铺,清总兵福诚、副将尹培立率军千余,仓猝拒战,败死。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南。清咸丰二年(1852年)七月,太平军萧朝贵部进至石马

  • 宝鸡山

    即陈仓山。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四十里鸡峰山。《新唐书·地理志》: 宝鸡县有宝鸡山。

  • 官塘寨

    在今广东紫金县西南。《清一统志 ·惠州府》: 官塘寨 “在永安县西南清溪社”。

  • 绰尔齐河

    今俄罗斯鄂毕河上游支流比亚河捷列茨湖东南支流之一。《清一统志·科布多》: 阿勒坦淖尔 “在科布多城北,阿勒坦淖尔乌梁海东北。绰尔齐河、沙克尔河、巴什库斯河、阿斯巴图河,俱出阿勒坦淖尔乌梁海旗,合北流潴

  • 白沙铺

    ①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南四十里白沙乡。清光绪《咸宁县志》卷2 《铺舍》:白沙铺“南往通山路”。②即今湖北孝昌县西南白沙镇。清光绪《孝感县志》卷2:“白沙铺,在花园西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