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板桥

板桥

①即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北板桥村。平绥铁路 (今京包路) 有大台支线通此。

②亦作版桥。唐末汴州城西军事要地。在今河南开封市西。《旧唐书·马燧传》: 大历十一年 (776),马燧平定汴州,让功于李忠臣,“乃引军退舍于板桥”。《旧五代史· 梁书 · 太祖纪》: 光启三年(887) 秦宗权围汴州,派张眰屯赤冈,“秦贤屯于版桥”。即此。

③在今河南正阳县南商山道中。唐温庭筠 《商山早行》 诗: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即此。

④在今四川三台县东南。《资治通鉴》: 五代唐长兴三年 (932),“李仁罕自遂州来,赵廷隐迎于板桥”。胡三省注: “板桥在梓州东南。”

⑤元为站,属昆明县。即今云南昆明市东四十里大板桥镇。《方舆纪要》 卷114昆明县: 板桥驿,“明初沐英等征云南,师至板桥,即此”。清有县丞驻此。

⑥即今云南罗平县东北板桥镇。清有经制外委驻此。


(1)古桥名。在今四川省三台县东南。五代唐长兴三年(932年)后蜀赵廷隐迎李仁罕于此。(2)古地名。(1)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为其西面门户。《资治通鉴》:唐大历十一年(776年)马燧讨平汴州李灵曜后,“引军西屯板桥”,即此。(2)在今河南省正阳县商山道中。唐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即此。(3)即今云南省昆明市东大板桥镇。为昆明外围防戍要地。明初沐英等征云南,师至板桥,即此。(3)集镇名。(1)在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南部、板桥河两岸。属板桥街道办事处。人口 7500。为原板桥镇人民政府驻地。初名板桥浦,因古代“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三国时为军事要地。宋至清称古雄镇。1911年改名板桥街。产稻、小麦、蔬菜等。有农机、水泥、砖瓦等厂。宁铜铁路和宁马高速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休宁县南部、沂源河西岸。板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00。古为驿道,建有木板桥,故名。盛产茶叶、毛竹、木材、板栗、猕猴桃。淡水养鱼发达。有综合加工厂。有公路接慈张公路。(3)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南部、路南坝子南缘。板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140。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在穿村而过的巴江中砌石墩铺木板成桥,因名。旋改石拱桥,仍称板桥。产稻、蚕豆、小麦、烤烟等。为县内较大农贸集市。有公路北接昆那公路。(4)在甘肃省合水县西北部、马莲河与县川河交汇处。板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10。明、清前村南县川河上架有木板桥,故名。特产黄花菜。有麻袋厂。马莲河、县川河上均架有公路桥,为县交通枢纽。宜兰、合庆公路经此。古迹有金清凉寺石雕造像和宋忠义将军张吉墓。


猜你喜欢

  • 云龙州

    元泰定二年(1325)前改云龙甸军民总管府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南四十二里旧州。《云南备征志》卷19载王凤文《云龙记往序》:“其名得之浪洽江,江为蒙诏时四渎之一,或曰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升

  • 大浦口

    指今越南广南——岘港省北部之大占海口。唐杜佑《通典》卷188:“屈璆《道里记》又云,林邑大浦口有五铜柱焉。”

  • 青城镇

    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六十里。《资治通鉴》: 唐大顺元年 (890),孙儒遣其党据常州,杨行密遣李友 “将兵二万屯青城,将攻常州”。即此。(1)古镇名。在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宋置酒务于此。唐大顺元年

  • 百章郭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水经·清水注》:淯水“东径百章郭北,又东鲁阳关水注之”。

  • 拉错土司

    一作那错、纳错。清末分格吉得玛族置。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北扎曲北岸。

  • 安边府

    唐渤海国置,治所在安州(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奥莉加)。辖境约当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锡霍特山脉南半部以东至海地区。辽废。渤海国置,治安州(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奥耳加)。辖境大致相当今俄罗斯霍特山脉南段以东地

  • 石迪站

    又作石迪闻站。元置,故址在今吉林敦化市东北官地镇。元《析津志》天下站名:“唆吉正东微北百二十里,石迪。”

  • 浚州

    北宋政和五年 (1115) 升通利军置,治所在黎阳县 (今河南浚县东)。金皇统八年 (1148)改为通州。天德三年 (1151) 复为浚州。元初省黎阳县入州,属大名路。明洪武三年 (1370) 降为浚

  • 柏谷

    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南朱阳镇。《国语· 晋语二》: “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水经·河水注》: 柏谷水 “北流径其亭下,……汉武帝尝微行此亭,见馈亭长妻。故潘岳 《西征赋》 曰: ‘长傲客于

  • 上元县

    唐上元二年(761)改江宁县置,属润州。治所即今江苏南京市。以年号为名。光启三年(887)为升州治。五代吴天祐十四年(917)又分上元县地置江宁县。自此与江宁县同城而治,同为升州治。武义二年(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