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杞县

杞县

五代晋改雍丘县置,属开封府。治所即今河南杞县。后汉复为雍丘县。金正隆后又改为杞县。元初河决,徙治于今县北二里,属汴梁路。明还治今杞县,属开封府。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东部。属开封市。面积 1248 平方千米。人口104万。辖8镇、13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因古时境内多杞柳,故名。《史记·陈杞世家》:“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为杞国,都雍丘(即今杞县城)。春秋宋称雍丘邑。秦置雍丘县(治今杞县县城)。北魏孝昌末为阳夏郡治。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阳夏郡,十六年置杞州,大业三年(607年)废州。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杞州,贞观元年(627年)废。五代晋改雍丘县为杞县,汉复名雍丘县。金正隆后复称杞县。元属汴梁路。明、清属开封府。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陈留专区,1952年属郑州专区。1955年属开封专区,1969年属开封地区,1983年属开封市。地处沙地沙丘平原区。惠济河、淤泥河、铁底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小麦、棉花、花生、玉米等,特产酱红萝卜。有毛纺织、化肥、机修、粮油加工等厂。朝杞地方铁路和106国道、郑永、开杞、兰杞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虎丘寺、鹿台岗遗址。


猜你喜欢

  • 白盐池

    ①在今陕西定边县西北。《元和志》卷4:盐州五原县有盐池四所,一乌池,二白池,三细项池,四瓦窑池。乌、白二池出盐。唐置白池县,即以地近白池而名。②在今甘肃民勤县境内。《元和志》卷40姑臧县:“武兴盐池、

  • 荣县

    明洪武九年 (1376) 降荣州置,属嘉定州。治所即今四川荣县。清属嘉定府。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在四川省南部。属自贡市。面积 1957.1 平方千米。人口87.1万。辖27镇、2

  • 东势镇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东之东势镇。原名东势角。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东势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东势镇。据张荣楼、李梦愚编《台中县志稿·台中县乡镇地名的掌故》 说,因居本县东方角落,所以叫做“东势

  • 历阳县

    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即今安徽和县。西汉为九江都尉治。东汉为扬州刺史治。西晋初属淮南郡,永兴元年(304)为历阳郡治。南朝宋永初二年(421)为南豫州治。南齐属南豫州。北齐天保六年(555)于县置和州。

  • 哨子河

    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南。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岫岩州: 东南有哨子河。

  • 庙儿沟

    一作庙沟。在今辽宁本溪市东南。民国《东北年鉴》 本溪湖煤矿: “又以附近庙儿沟、牛心台、八盘岭等处,开有铁矿,用煤炼焦。自乾嘉以迄咸同,数十年间,矿业颇称繁盛。” 清宣统三年(1911),中日商办本溪

  • 芦北郡

    亦作葭芦郡。西魏置,属文州。治所在建昌县(今甘肃文县西南)。隋开皇初废。《元和志》卷22长松县:“芦北故城,在县东五十二里。因葭芦镇为名也。”

  • 石罗子

    即失罗子国。今伊朗德黑兰市东南设拉子。《元史·郭侃传》:戊午岁(1258),侃由富浪率兵还,“西南至石罗子”。即此。

  • 合道川

    即今甘肃环县南合道川。《方舆纪要》卷57庆阳府环县:合道川在“县西八十里,东流注于环河”。

  • 那零营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南。《方舆纪要》卷105临高县:“那零营在县南。又南有屯建营。俱防生熟黎人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