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馆
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六十里老李馆村。东、北与山东曹县为邻。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之一。李馆地道开挖于抗日战争初期,以李馆村为中心,南过大堤通任庄、李庄、尹庄、前后相府营五个自然村,东南顺大堤达汤水口,北联山东曹县塔湾等十余村,纵横达25公里。现有李馆地道战旧址。
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六十里老李馆村。东、北与山东曹县为邻。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之一。李馆地道开挖于抗日战争初期,以李馆村为中心,南过大堤通任庄、李庄、尹庄、前后相府营五个自然村,东南顺大堤达汤水口,北联山东曹县塔湾等十余村,纵横达25公里。现有李馆地道战旧址。
①在今浙江临安县西。源出浙、皖边界,至于潜镇南, 东入天目溪。《方舆纪要》卷90于潜县:交溪,“浪山、柳溪二水合流于柱石山,因名”。②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方舆纪要》卷90寿昌县:交溪“在县(今寿昌镇
即今内蒙古牙克石市东南扎敦河,为海拉尔河支流。《清一统志·黑龙江》 “济尔玛台河”条: “又珠敦河,在呼伦布雨尔东一百三十里……源俱出兴安岭,入开拉哩河。” 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4 《地理志 ·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三十里辛寨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临朐县图》:东南有辛砦。
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即今河北大城县。东汉属河间国。西晋为章武国治。北魏改为平舒县。《水经·浊漳水注》:枝渎“又东径东平舒县故城南。代郡有平舒城,故加东”。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大城县。属勃海郡。
故地在今马达加斯加及其附近之非洲沿岸。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卷上:“昆仑层期国在西南海上,连接大海岛。”
又名白石山、太首山。即今安徽广德县西南八十里太山。为桐水发源地。《寰宇记》 卷103广德县: 桐源山 “在县南八十里。按 《左传》: 鲁哀公十五年夏,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杜注云,广德县西南有桐水
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南(今伊通满族自治县南)。光绪《吉林通志》卷18伊通州:万宝山在“州南一百里”。1931年4月,长春县长郝永德将万宝山地区生熟荒地三千五百亩转租给朝鲜农民耕种。朝鲜农民为引伊通河水灌溉
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南。《元和志》卷22兴州鸣水县: 厨山 “在县南三里。极崇峻幽深,多木蜜,百姓资其利”。
今四川成都市的别称。《太平御览》卷192《成都记》:秦张仪筑成都城,“屡皆倾倒,忽有大龟周行,随其所蹑而筑之,功果就焉,故亦号为龟城”。
一名三里堤。在今河南开封市。民国《续河南通志》卷7:护城堤“离(开封)府城三里,一名三里堤。西北接金村,绕城围抱,东南直抵苏村。盖前代筑以防水者。或云,因隋堤遗址,后被河水冲圯。明正统间,巡抚于谦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