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泾
①一作洙泾。在今上海市金山县。自秀州塘分流而东,合于三泖,为吴淞江西出要路,东汇诸水入黄浦江。《清一统志·松江府一》 引《三吴水利考》:朱泾“西通三泖,南达嘉兴,为往来冲要”。
②在今江苏太仓市东。《清一统志·太仓州一》:朱泾“在州东。本朝顺治十二年知州白登明因娄江浅塞开浚,自东濠至和塘起, 由界泾、石婆港、湖川塘、杨家浜、南澛漕,抵天妃宫,东出娄江口,长六十里”。
①一作洙泾。在今上海市金山县。自秀州塘分流而东,合于三泖,为吴淞江西出要路,东汇诸水入黄浦江。《清一统志·松江府一》 引《三吴水利考》:朱泾“西通三泖,南达嘉兴,为往来冲要”。
②在今江苏太仓市东。《清一统志·太仓州一》:朱泾“在州东。本朝顺治十二年知州白登明因娄江浅塞开浚,自东濠至和塘起, 由界泾、石婆港、湖川塘、杨家浜、南澛漕,抵天妃宫,东出娄江口,长六十里”。
即今湖北京山县东北五十里宋河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京山县东北部。面积294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宋河,人口 4400。最初成集时有宋姓居此,因靠河,故名。解放初为第四区,1958年改
即今河北临漳县东十二里西羊羔乡。明正德《临漳县志》卷2:“羊羔屯去县东一十里。”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流域 一带。后废。
清嘉庆三年(1798)改平越府置,属贵州省。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辖境相当今贵州福泉、瓮安、余庆、湄潭等县地。1913年废。清嘉庆三年(1798年)改平越府置直隶州,治今贵州省福泉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福
故地或以为今印度西部坎贝湾以北之迈达巴德,或以为今印度西南沿海之坎纳诺尔附近。《明史·郑和传》:“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阿拨把丹。”
在今四川南江县西。《方舆纪要》 卷68南江县: 莎鼻渡 “在县西。《剑州志》: 剑门山东连莎鼻,西接绵州,凡二百三十一里。盖指此也”。
南朝梁大同元年(535)置,为北宕渠郡治。治所即今四川盐亭县。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盐亭县。古县名。南朝梁大同元年(535年)置,治今四川省盐亭县。属北宕渠郡。西魏恭帝改为盐亭县。
即今河南息县西北三十四里土桥。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夥目霍光玉、岳得洋等股复在息境土扶桥等处啸聚”。
①明置,属达州。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明史·地理志》 达州: “西有铁山关。” 《方舆纪要》卷69达州: 铁山关在 “州西三十里,以铁山而名。旧为戍守处”。②在今四川巫溪县西南。清嘉庆 《四川通志》
隋大业元年 (605) 置,治所在比景县 (今越南平治天省宋河下游高牢下村)。三年 (607) 为比景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