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稀山
又称木稀峰。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23毕节卫:木稀山“崖陡峻,石磴崎岖,仅容一马,设关以守其险”。
又称木稀峰。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23毕节卫:木稀山“崖陡峻,石磴崎岖,仅容一马,设关以守其险”。
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东。《方舆纪要》卷47汜水县:“建炎二年,岳飞败金人于汜水关,驻兵于此,与敌相持,选精锐三百伏前山下,令缚刍为交炬,四端而举之,金人疑援兵至,惊
即武城。春秋申国地。在今河南南阳市北。
又名大拉子、大砬子。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清设分防经历于此。《清史稿· 地理志》 和龙县: “光绪十一年,吉韩通商,和龙峪与光霁峪西步江互市。二十八年,置分防经历,属延吉。”
①蒙古中统三年 (1262) 改抚州置,治所在柔远县 (寻改名高原县,今河北张北县)。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怀安县、山西天镇县、内蒙古集宁市、太仆寺旗之间。元皇庆元年 (1312) 改为兴和路。②元至元
北周末改南兖州置,治所在谯县 (今安徽亳州市)。据 《续通典》 称: “遥取古南亳之名以名州。”隋大业三年 (607) 改为谯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亳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谯郡。乾元
即骆谷道。《元和志》 卷22兴道县:“傥谷,一名骆谷。……南口曰傥谷,北口曰骆谷。” 自今陕西周至县西南,沿骆谷水、傥水河谷,南至今洋县。是古代关中和汉中间的一条近捷通道。三国时始有记载,唐时尤为畅通
即春秋时鲁之龙邑。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高帝八年(前199),封谒者陈署为龙侯国。即此。( 《汉表》作龙阳,乃传抄衍“阳”字)。《水经·汶水注》:“汶水南径博县故城东,……
在今河北宁晋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宁晋县:“西南有新渠,上元中,令程处默引洨水入城以溉田,经十余里,地用丰润,民食乃甘。”
在今广西鹿寨县西。柳江支流。《明史·地理志》 柳州府洛容县: “城南有洛清江,至马平县入于柳江。” 《清一统志·柳州府一》: 洛清江“在洛容县东南三十里。上源即白石水,自桂林府永福县流入县界,又西南经
即泺口。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北二十里洛口集。明置堰头镇巡司。《方舆纪要》 卷31历城县载:堰头镇 “即泺水入大清河处,筑堰以分其流,因曰堰头”。古镇名。又称下泺堰或泺口。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北洛口。因泺水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