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朝阳县

朝阳县

①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七十二里码头乡。《汉书·地理志》: “应劭曰,在朝水之阳。” 故名。东汉改东朝阳县。南朝宋复为朝阳县,北齐省。

②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刁河南岸。《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朝阳县注引应劭曰: “在朝水之阳。” 故名。西晋属义阳郡,后改属新野郡。南朝宋大明元年 (457) 废。

③隋开皇六年 (586) 于故菅县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西北临济村。十六年 (596) 改为临济县,仍分置朝阳县,治所在今章丘市境。大业初废入临济县。

④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 以三座塔厅改置,属直隶省承德府。治所在三座塔 (今辽宁朝阳市)。光绪三十年 (1904) 升为府。1913年复降为县,属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1955年划入辽宁省。1958年划县城区置朝阳市,1964年裁入朝阳县。1979年仍以城区设朝阳市。


(1)古县名。(1)西汉改朝阳侯国置,治今山东省邹平县西北,属济南郡。东汉因南阳郡有朝阳县,故改名东朝阳县。南朝宋复名朝阳县,仍属济南郡。北齐省。(2)西汉置,治今河南省邓州市东南。“在朝水之阳”(《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故名。属南阳郡。西晋属义阳国。南朝宋初属顺阳郡,大明八年(464年)废。(3)隋开皇六年(586年)改故菅县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临济村。属齐州。开皇十六年改名临济县。(2)今县名。在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上游。属朝阳市。面积4215.8平方千米。人口61.7万。辖9镇、21乡。县人民政府驻双塔区朝阳大街。西汉置柳城县,为辽西郡西部都尉;治今县西南十二台营子,属辽西郡。东汉柳城县废。十六国前燕复置柳城县;又置龙城县(即今县),为昌黎郡治,曾迁都于此。北燕建都于此。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于龙城县置营州,八年废柳城县入龙城县。北齐废昌黎郡。隋开皇初改龙城县为龙山县,十八年(598年)改为柳城县;大业初改营州为柳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柳城郡为营州,属河北道;后地入奚。辽太祖平奚,置霸城县(即今县),为霸州治;重熙十年(1041年)改霸城县为兴中县,升霸州为兴中府。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降兴中府为兴中州,属大宁路。明初废兴中州。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营州前后屯卫、营州右屯卫,后废;后为诺音卫牧地。清初属土默特右旗。乾隆三年(1738年)为塔子沟东境,属承德府。三十九年析塔子沟东境置三座塔厅。四十三年撤销三座塔厅设朝阳县,仍属承德府。因县城东临凤凰山,故取《诗经》大雅篇中“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朝阳”命县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升县为府。1913年复设朝阳县。1940年改置土默特右旗。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设立朝阳县人民政府。1948年分为朝南、朝北两县,属热河省,后合并。1955年属辽宁省,1958年析城区部分置朝阳市(地级),县属市辖。1964年属朝阳专区,1970年属朝阳地区。1984年属朝阳市。属辽西低山丘陵区。河流有大凌河、小凌河、老虎山河。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农产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等。矿产有锰、铁、金、铜、石棉、煤、陶土等。有冶金、化工、机械、建材、服装等工业。锦承铁路和101国道,鞍羊、朝青、葫六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辽棱观塔、汉柳城,辽建州古城遗址等。


猜你喜欢

  • 嵇山

    ①在今安徽濉溪县南。《晋书·嵇康传》:嵇康 “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②一名秋山。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寰宇记》 卷53修武县: “山阳城北有秋山。即嵇康之园宅

  • 东陂堡

    即今广东连州市西北六十里东陂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连州西北有东陂堡。

  • 静乐县

    隋大业四年 (608) 改汾源县置,为楼烦郡治。治所即今山西静乐县。唐武德四年 (621) 为管州治,次年改为北管州治,六年 (623),改属岚州。北宋为宪州治。金天德三年 (1151) 为管州治。元

  • 南华寺

    在今广东曲江县东南沙溪河 (曹溪) 东岸。《舆地纪胜》 卷90韶州: 南华寺 “太平兴国塔:梁天监元年,有天竺国僧智药自西土来,泛舶至汉土,寻流上至韶州曹溪水口,闻其香,掬尝其味,曰此水上流有胜地。寻

  • 北塔堰

    在今湖南常德市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武陵县:“西北二十七里有北塔堰,开元二十七年,刺史李琎增修,接古专陂, 由黄土堰注白马湖,分入城隍及永泰渠,溉田千余顷。”

  • 勃窣野

    即悉补野的异译。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新唐书· 吐蕃传》: “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 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乃东、穷结等县境。

  • 运城

    清改司盐城置,属安邑县。即今山西运城市。《清一统志·解州》:运城“在安邑县东南。元至正间建。本朝初设盐政及运司以下等官,乾隆五十七年裁。嘉庆十二年移河东道驻此, 兼管盐务”。1958年为运城县驻地。

  • 披云 (雲) 峰

    在今安徽歙县城南练江南岸。《舆地纪胜》 卷20徽州: 披云峰 “在歙县西南二百步,山势峭拔,苏德祥为亭于峰顶,名披云亭”。

  • 汴渠

    即汴水。(1)自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接黄河,东南经今开封市南、民权县与商丘市北,复东南经今安徽省砀山县、萧县北,至江苏省徐州市北入泗水。上游又称鸿沟或狼汤渠,中、下游又称汳水、获水。魏、晋时为中原通往东

  • 沙河驿

    ①即今四川高县东北沙河镇。《清一统志·叙州府二》:沙河驿“在庆符县东七十里。由叙入永,通滇黔大道”。②明置,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沙河驿“有民堡……有公馆,为往来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