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景县

景县

1913年改景州置,属直隶津海道。治所即今河北景县。1928年直属河北省。


在河北省东南部,东南邻山东省。属衡水市。面积1183平方千米。人口49.6万。辖10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景州镇。秦属巨鹿郡。西汉置脩县,治今县南,属信都郡。东汉属勃海郡。北魏徙治今景州镇。隋开皇五年(585年)改“脩”作“蓨”,属冀州;大业初改属信都郡。唐属冀州。五代、宋属冀州。金属景州。蒙古初蓨县升元州,寻复为县,属观州。太宗八年(1236年)观州徙治今景县城。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观州改为景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蓨县省入景州,属河间府。清因之。1913年景州降为景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属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49年属衡水专区,1952年属沧县专区。1958年并入吴桥县,1961年复置景县,1962年复属衡水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6年划归衡水市。地处河北平原黑龙港流域,地势低平。有南运河、江江河、清凉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等,为全国粮、棉生产基地县。工业有机械、化肥、建材等。石德铁路,衡德、景武、景阜、安龙等公路纵横县境。古迹有封氏墓群、景州塔、高氏墓群、周亚夫墓等。


猜你喜欢

  • 和龙县

    清宣统元年 (1909) 置,属延吉府。治所在和龙峪 (今吉林龙井市东南智新镇)。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 和龙 “地名和龙峪”,因名。1913年改属吉林省延吉道。1929年直属吉林省。1940年移治

  • 黄泥冈集

    即今安徽滁州市北黄泥冈镇。清康熙《滁州志》 卷4有黄泥冈集。

  • 关城

    即阳平关。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三国志·魏书·钟会传》:魏军分道入蜀,“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即此。《水经·漾水注》:“汉水又西南径关城北。”《北史·王悦传》:梁将梁深以白马城降,“时梁武

  • 狼心山

    ①一作琅心山。即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柯柯乌拉山。清乾隆 《肃州新志》 第2册: 狼心山“在州东北七百里”。清张穆 《蒙古游牧记》 卷16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 “旗东北有狼心山,在金塔寺堡北六百里,南去镇

  • 小猫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大猫屿东南50米。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小猫屿“由大猫屿脱落,山形与大猫屿如一而小,故土人呼为大猫、小猫”。

  • 石梯山

    ①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0乐平县:“石梯山在县东南六十里。石磴陡绝如梯。”②在今山西广灵县西。《清一统志·大同府》:石梯山“在广灵县西二十里。为驿路所经。 自麓至岭,石阶天然。明嘉靖中高

  • 中召集

    一名中赵集。即今河南内黄县南中召乡。旧属滑县。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中召集,七十五里。”1949年改属内黄县。

  • 广汉属国

    东汉永初三年(109)改广汉北部都尉置,后属益州。治所在阴平道(今甘肃文县西五里)。辖境相当今川、甘两省交界的白水江流域及四川涪江上游地区,三国魏改为阴平郡。东汉永初三年(109年)置,治阴平道(今甘

  • 沁河

    在今河北邯郸市北。《清一统志·广平府一》 “渚、沁二河”条:“沁河在(邯郸)县北,其源亦有二:一在县西二十里曰岩嵛河;一在县西北二十里曰牛照河。二河皆出紫山,合流径县西北一里,又东绕县北入滏阳河。”又

  • 达林库儿

    即夷播海。又名库克恰腾吉斯、巴勒喀什池。即今哈萨克斯坦境内巴尔喀什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