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昌
在今云南姚安县西。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
在今云南姚安县西。明洪武中置土巡检司于此。
即茶王城。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七十里古城营。
一作置沟楼。即今朝鲜咸镜北道图们江南岸会宁。《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六年,复征之,宫遂奔买沟。”即此。又称置沟溇。即今朝鲜咸镜北道图们江右岸会宁。三国魏正始六年(2
即今台湾省新竹市。本高山族竹堑社的音译。连横《台湾通史·经营纪》: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北路营参将阮蔡文亲赴竹堑、大肚诸社,抚慰番黎”。雍正九年(1731)淡水厅移治于此。光绪元年(1875)
西魏置,属开州。治所在今四川大竹县北。北周天和四年(569)属通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县北部地。隋开皇三年(583)废。
在今四川安县南。《新唐书·地理志》:“(神泉)县北二十里有折脚堰,引水溉田,贞观元年开。”在今四川省安县塔水镇北。唐贞观元年(627年)开,引水灌田。
一作彻里路。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置,治所在景兰城(今云南景洪市东南曼景兰)。明洪武十九年(1386)改为车里宣慰司。见“车里(1)”。
在今西藏尼木县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尼木宗。“尼木”藏语意为麦穗顶端。1960年与孟嘎宗、麻江宗合并设尼木县,驻塔荣。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南怀安镇。宣德后属万全都司。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为怀安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于故怀安县置,治今河北省怀安县东南怀安城。
即夏屋山。在今山西代县东北。《尔雅》谓之夏壶山。即“夏屋山”。
北宋大观元年(1107)置,治所在归仁县(今广西南丹县西南)。四年(1110)废州、县为靖南砦。政和七年(1117)复置,宣和三年(1121)又废为靖南砦。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置,治归仁县(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