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水
即今广西合浦县北南流江。《舆地纪胜》 卷120廉州: 晏水 “在合浦县北。源出容州大容山,今属石康”。《方舆纪要》 卷104合浦县: 晏水 “在府东北二十里。源出废石康县界,西会于廉江,亦谓之晏江”。
古水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流江。
即今广西合浦县北南流江。《舆地纪胜》 卷120廉州: 晏水 “在合浦县北。源出容州大容山,今属石康”。《方舆纪要》 卷104合浦县: 晏水 “在府东北二十里。源出废石康县界,西会于廉江,亦谓之晏江”。
古水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流江。
元延祐六年 (1319) 改昌州置,属兴和路。治所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九连城淖尔旁。明废。元延祐六年(1319年)改昌州置,治今河北省沽源县西九连城。属兴和路。明洪武中废。
唐元和初置,属泸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古蔺县。北宋乾德二年 (964) 废。唐元和元年(806年)置,治今四川省古蔺县。以境内蔺草丛生,故名。北宋废。
即今四川武隆县西北鸭江镇。清同治《涪州志》 卷1: 西里有鸭子塘场。
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改宣府左卫、宣府右卫置,属谷王府。治所即今河北宣化县。建文四年 (1402) 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以宣府左卫、右卫改置,治今河北省宣化县。建文四年(1402年
唐大汗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马扎里沙里夫一带。《新唐书·地理志下》 大汗都督府 “以哒部落活路城置”。
亦作白卯山。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哈拉哈河支流纳墨尔根河流域一带。杨荣《北征录》: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北征阿鲁台,至答兰纳木儿河,“宁阳侯陈懋、忠勇王王金忠亦还,奏曰:臣等引兵抵白卯山,咸无所遇”。《
①又作泲水。古四渎之一。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尚书·禹贡》: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 当指黄河以北部分; 又 “溢为荥,东出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指黄河以南部分。
明置,即今浙江武义县东北茭道乡。《明史·地理志》 武义县: “有茭道市。” 《方舆纪要》 卷93武义县: 茭道市在 “县东北三十里。旧置道山驿于此,洪武十四年改曰茭道驿”。即今浙江省武义县东北上茭道。
在今山西洪洞县东北三十四里霍山南麓。东汉建和元年(147)建,名俱卢舍寺。唐大历四年(769)重建,改名广胜寺。元代在相距里许的山下续建广胜下寺,原广胜寺称广胜上寺。明代于上寺增建琉璃飞虹塔。广胜寺是
明代西藏地名。即今西藏拉萨市辖达孜县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