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晋州

晋州

①十六国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兰州市境内。《资治通鉴》: 东晋咸安元年 (371) 二月,“都督秦、晋、凉、雍州诸军事”。胡注: “前此未有晋州;凉之张氏分西平界置晋兴郡,秦盖于此置晋州也。”后废。

②北魏建义元年 (528) 改唐州置,治所在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霍州二市及洪洞、浮山、安泽、汾西等县地。隋大业初改临汾郡。义宁初改平阳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晋州,治所在临汾县 (今临汾市。后移治今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五代复移治今临汾市)。北宋政和六年(1116) 升为平阳府。产矾,唐置矾官,北宋有炼矾务。

③南朝梁大宝元年 (550) 改豫州 (西豫州) 置,治所在怀宁县 (今安徽潜山县)。北齐天保六年(555) 改曰江州,南朝陈太建五年 (573) 复为晋州。隋开皇初改为熙州。

④北周置,治所在绛县 (今山西绛县南八里东南城村附近)。建德五年 (576) 废。

⑤金兴定四年 (1220) 置,治所在今山西寿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南张芹村西。元废。

⑥蒙古成吉思汗十年 (1215) 置,元属真定路。治所在鼓城县 (今河北晋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晋州市及安平、饶阳、武强三县地。明洪武初,省鼓城县入州,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1913年改为晋县。


(1)北魏建义元年(528年)以唐州改置,治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市)。北齐后废。唐武德元年(618年)又以平阳郡改置,治临汾县(今临汾市西南)。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平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又为晋州。五代移治今临汾市。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平阳府。唐辖境约当今山西省临汾、霍州、汾西、洪洞、浮山、安泽等市县地。产矾。唐置矾官,宋有炼矾务。(2)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年)置,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辖境约相当今湖北省黄梅和安徽省宿松、望江、太湖、潜山等县及桐城市部分地。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改为江州。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年)复为晋州。隋开皇初又改熙州。(3)北周置,治绛县(今山西绛县南)。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曲沃、绛县、侯马等市县一带。建德五年(576年)废。(4)金兴定四年(1220年)置,治西张寨(今山西寿阳县西)。属太原府。元时废。(5)蒙古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置,治鼓城(今河北晋州市晋州镇)。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晋州、安平、饶阳、武强等市县。元属真定路。明属真定府。清雍正后不辖县。1913年改为晋县。


猜你喜欢

  • 禹陵

    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十三里会稽山麓。始建于南朝梁。《史记·夏本纪》: “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 《正义》 引 《括地志》 云: “禹陵在越州会稽县南十三里,庙在县东南十一里。”

  • 两都

    ①东汉迁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称为东都;称原西汉旧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为西都,合称两都。班固有《两都赋》。②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自显庆二年(657)建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与长

  • 黄村口

    即今浙江遂昌县西南王村口乡驻地王村口。《方舆纪要》 卷94遂昌县: 黄村口在 “县西南六十里……闽浙相通之间道也”。

  • 鹿苑镇

    即今江苏张家港市东鹿苑镇。清光绪 《常昭合志稿》 卷5: 鹿苑镇 “临鹿苑港,相传为吴王夫差豢鹿处,故名”。清时有把总驻守。镇西有古黄泗浦口,唐天宝十二年 (753) 秋,鉴真和尚第六次东渡日本时,由

  • 禹门河

    即今山西汾阳县北之禹门河。源出县西北张家堡西,东南流入文峪河。《方舆纪要》 卷42汾阳县: 禹门河在 “城西十里。西山诸溪之水会流于此,谓之河口,伏流潜注,东入于文湖。相传禹导洪水至此,因名”。

  • 安平桥

    俗名五里桥。在今福建晋江市西南安海镇,横跨晋江、南安二县交界的海湾上。长2070米。南宋绍兴八年(1138)建,历时十四年建成。《方舆胜览》卷12泉州《桥梁》:安平桥“在石井镇。绍兴中赵令衿造,其长八

  • 云霄厅

    清嘉庆五年(1800)析原漳浦县丞驻地云霄镇及平和、诏安二县部分地置,属漳州府。治所即今福建云霄县。民国吕式斌《今县释名》:“县有云霄山,以高耸云汉得名。”1913年厅废,改为云霄县。清嘉庆五年(18

  • 要冲 (衝) 城

    唐贞元初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建,属黎州。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北岸万工乡境。《资治通鉴》: 唐贞元四年 (788),“吐蕃耻前日之败,复以众二万寇清溪关,一万攻东蛮,韦皋命韦晋镇要冲城,督诸军以御之”

  • 立列只山

    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疑即今小罕山。《金史·地理志》:临潢府长泰县“有立列只山”。古山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北界兴安岭余脉。金天德四年(1152年),海陵王完颜亮猎于此。

  • 磁县北朝墓群

    在今河北磁县城南,距临漳县西南邺城二十里。有大小七十二个土丘。因历史上长期认为是曹操设的疑冢,故又名七十二疑冢。为北朝时东魏、北齐王公贵族墓葬。地面上保存有东魏元景植和北齐兰陵王的石碑。已发掘的墓葬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