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府
唐渤海国置。建号中京。治所在显州 (今吉林敦化市东南敖东城; 一说即今桦甸市东北苏密城),曾为大祚荣开国及武艺时期王都。辖境相当今吉林牡丹江上游,松花江上源以东,图们江以北,嘎呀河以西地区。辽废。
渤海国置,并建号中京。治显州(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南敖东城,或说即今吉林和龙市西古城,一说即今吉林桦甸市东北苏密城)。辖境约当今吉林省敦化、桦甸、蛟河以东至汪清一带。辽废。
唐渤海国置。建号中京。治所在显州 (今吉林敦化市东南敖东城; 一说即今桦甸市东北苏密城),曾为大祚荣开国及武艺时期王都。辖境相当今吉林牡丹江上游,松花江上源以东,图们江以北,嘎呀河以西地区。辽废。
渤海国置,并建号中京。治显州(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南敖东城,或说即今吉林和龙市西古城,一说即今吉林桦甸市东北苏密城)。辖境约当今吉林省敦化、桦甸、蛟河以东至汪清一带。辽废。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封州置,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司。治所在封川县 (今广东封开县东南封川镇)。辖境相当今广东封开县地。十九年(1282) 复为封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封州置,治
在今西藏江孜县城宗山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西藏爱国军民为抗击英国侵略军,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围墙以石块筑成,高5—8米,宽4米。当时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西藏军民誓死抵抗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又称阳人聚。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水经注·汝水》:“鲁公水口水上承阳人城东鲁公陂。城,古梁之阳人聚也,秦灭东周,徙其君于此。”
即今四川成都市西十五里苏坡乡。清同治《成都县志》卷2:苏坡桥在“县西南十五里。架木为桥。……南岸温江,北界县界有场即名苏坡桥,跨清水河”。
唐武德五年(622)置,治所在安海县(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一说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贞观二年(628)废。上元二年(675)复置,改名为陆州。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安海县(今越南广宁省芒街
清代名施洞口。又作石硐汛。即今贵州台江县北六十里施洞镇。1932年设清河镇。1939年设友助镇。1953年复名施洞镇。在贵州省台江县城北30千米的清水江畔。偏寨依其东,八梗峙其西,沙湾平地营蔽其前。北
清雍正七年(1729)置,属黎平府。治所即今贵州榕江县。1913年改为榕江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置,治今贵州省榕江县。辖境相当今榕江县地。属黎平府。1913年改置榕江县。
①西晋永宁元年 (301) 置,治所在新野县 (今河南新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信阳二市与新野、唐河、桐柏、信阳等县及湖北随州、枣阳、广水等市地。南朝宋辖境缩小。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移治
北周改南阴平郡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西北柏隆镇东北隆兴场。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