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易县

易县

①秦置,属广阳郡。治所在今河北雄县西北十五里古贤村。西汉属涿郡。东汉属河间国。三国魏改名易城县,属河间郡。北魏复为易县,属高阳郡。移治今县西北三十五里。北齐天保七年 (556) 废入鄚县。

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为易州治。治所即今河北易县。以易水为名。大业初为上谷郡治。唐为易州治。元初存州废县,至元三年 (1266)复置。明洪武初废入易州。1913年改易州为县,属直隶保定道。1928 年直属河北省。县东南有燕国故都之一燕下都遗址。县西永宁山下有清西陵。


(1)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北省雄县西北古贤。属广阳郡。三国魏改为易城县。北魏复名易县,徙治今雄县西北三十五里。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省。(2)今县名。在河北省中西部。面积 2549 平方千米。属保定市。人口54.3万。辖8镇、19乡(含1满族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易州镇。战国时为燕武阳邑,故址即今县东南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的燕下都遗址。秦属广阳郡。西汉置故安县,治今燕下都附近,属幽州涿郡。北魏更名固安县,属范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易州,因易水得名。《元和郡县志》易州:“以州南十三里易水为名。”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易县,县以州名,同治易州。蒙古初易县省入易州,至元三年(1266年)复置。明洪武初复省入易州,属保定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直隶州。1913年降州为县,属直隶省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8年属察哈尔省。1949年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1960年改属保定市,1961年复属保定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区。拒马河、易水流经县境。有安格庄、龙门等水库20余座。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甘薯、谷子、棉花。为省烤烟、晒烟基地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水泥、陶瓷、化肥、机械等工业。所产“易水砚”著名。京原铁路经西北境,地方铁路通高碑店。112国道、京获公路经此。古迹有清西陵、燕下都遗址、荆轲塔、紫荆关长城等,清西陵为世界文化遗产。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猜你喜欢

  • 济南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北十五里。大业初并入长山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属齐州。大业初废。

  • 中寨

    即今甘肃岷县西北三十里中寨乡。《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曹家寨”条下:“自是而西又有中寨、野狐桥、冷地峪三寨。”集镇名。在甘肃省文县城西北部、中路河东岸。中寨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900。因村寨处中路

  • 蛇龙县

    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为东关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开江县西北五十里。隋开皇三年 (583)废。

  • 鲁口

    ①即今河北饶阳县治。《元和志》 卷17深州饶阳县: “州理城,晋鲁口城也。公孙泉叛,司马宣王征之,凿滹沱水入泒水以运粮,因筑此城。盖滹沱有鲁沱之名, 因号鲁口。” 《晋书·慕容㑺载记》:

  • 多宗

    即今西藏洛扎县。《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多宗城“在拉萨西南四百二十里”。藏语意为南岩。1960年与生格宗、拉康谿合并设洛扎县,驻嘎波。即洛觉多宗。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洛扎县嘎波。

  • 陡沟店

    即今河南正阳县南陡沟镇。民国 《重修正阳县志》 卷1: “陡沟店,城西南六十里。有集。”

  • 宝山县

    ①金明昌七年 (1196) 改建昌县置,属昌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九连城淖尔旁。元初废。②元至元十四年 (1277) 以大匮等七处置,属丽江路。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北一百三十六里宝山

  • 别烈可站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库穆苏之下别勒尔屯。元《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别烈可站”。明改卜勒克站。

  • 乌坂城

    一作乌阪城。在今福建邵武市东故县。《寰宇记》卷101邵武军邵武县:废乌阪城“在县东南三里。《建安记》云,昔越王拒汉其城六,此城一也”。《方舆纪要》卷98邵武府邵武县:乌坂城“亦曰故县城,北倚山麓,南滨

  • 北峡关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舆地纪胜》卷45庐州:北峡关“在舒城县南四十五里。关南属安庆府。关门楼堞修砌悉备,官兵守把,为入蕲黄之要地”。在今安徽省舒城县南,与桐城市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