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昌邑县

昌邑县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昌邑乡。《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西汉景帝三年 (前154) 吴楚七国反,吴攻梁,周亚夫 “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 (吴兵) 乃引而去,大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西汉先后为山阳国、昌邑国、山阳郡治。东汉又为兖州治。西晋为高平国治。南朝宋省入金乡县。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曹州。大业初又废。

②北宋建隆三年 (962) 置,属潍州。治所即今山东昌邑市。明属平度州,隶莱州府。清属莱州府。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莱胶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94年改设昌邑市。


(1)古县名。秦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东南。《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西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周亚夫“引兵东北守昌邑,深壁而守”,即此。西汉为山阳国、昌邑国、山阳郡治,东汉又为兖州治。西晋为高平国治。南朝宋省。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属曹州。大业初又省入金乡县。(2)古旧县名。北宋建隆三年(962年)改都昌县置,治今山东省昌邑市。属潍州。金、元因之。明、清属莱州府。抗日及解放战争期间曾分设昌南县。1956年撤销,并入昌邑县。1994年撤销昌邑县,改设昌邑市。


猜你喜欢

  • 铁城千户所

    明洪武四年 (1371) 置,属河州卫。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明史·李文忠传》: 洪武十二年 (1379),明太祖命 “李文忠讨西蕃,从姚州铁城取道南出”。即此。后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铁州

  • 威楚开南等路宣抚司

    元至元年间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威楚 (今云南楚雄市)。领威楚、武安二路。辖境北抵金沙江,南达澜沧江,约当今云南北自武定、南达景谷的狭长地带。明初废。

  • 阳河水

    在今山西阳城县东。源出晋城市西北,西南流至阳城县入沁水。《水经·沁水注》:阳阿水“北出阳阿川,南流径建兴郡西,又东南流径午壁亭东,而南入山。其水沿波漱石,漰涧八丈,环涛毂转,西南流入于沁水”。

  • 大胜甸

    在今河北万全县北三里。《大金国志》卷22:蒙古大军三千骑驰突冲击,“主急命西京留守纥石烈执中领军迎战于大胜甸。……遂大败,执中以百骑奔还,上怒罢之”。在今河北省万全县北三里。金大安三年(1211年),

  • 蒙阴山

    在今山东蒙阴县南八里。一名仙洞山。《水经·沂水注》: 蒙阴山水 “出蒙阴山”。《明史·地理志》: 蒙阴县南有蒙阴山。

  • 思渠

    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思渠镇。明弘治十四年 (1501) 酉阳蛮侵沿河司地,乃自石阡府迁板桥巡司于此。

  • 半溪

    在今福建清流县北。《方舆纪要》卷98清流县:“半溪在县北。源出高地岭,经县东北五里西南流,合于清流(九龙溪)。”

  • 畏兀儿国

    即西州回鹘。12世纪时自号畏兀儿。都城在和州 (一名火州。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四十余里高昌故城)。《新元史·地理志): 畏兀儿地 “本高昌地,唐置交河郡。又为回鹘所据,后自号畏兀儿。太祖六年 (1211

  • 浮休泉

    在今湖南郴州市南十五里。亦名圆泉。宋张舜民爱其清冷而甘,因以己号名之。《方舆胜览》卷25郴州: 圆泉 “张浮休 《永庆寺记》 云: ‘世传陆羽著 《茶经》,定水品’。张又新益水品为二十,而圆泉第十八”

  • 郎中县

    南朝梁置,为梁安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息县东北。隋大业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