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
古族名。《史记·西南夷列传》: “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战国至秦、汉,昆明族在今云南洱海一带,处从蜀通身毒道上,但发展比较缓慢。汉武帝曾遣使通身毒国,多次被阻于昆明。三国时,昆明族分布在今云南东北与贵州西北部的广大地区。隋、唐时分布在今贵州西部一带。
古地区名。秦汉时指今云南省西部洱海一带。三国时指今云南省东北与贵州省西北部一带。隋唐又指今贵州省西部一带。
古族名。《史记·西南夷列传》: “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战国至秦、汉,昆明族在今云南洱海一带,处从蜀通身毒道上,但发展比较缓慢。汉武帝曾遣使通身毒国,多次被阻于昆明。三国时,昆明族分布在今云南东北与贵州西北部的广大地区。隋、唐时分布在今贵州西部一带。
古地区名。秦汉时指今云南省西部洱海一带。三国时指今云南省东北与贵州省西北部一带。隋唐又指今贵州省西部一带。
即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五峰岩。《明一统志》卷17广德州:五花岩山“在州城北七十里。横列五峰,高三百丈许。最高峰顶有白佛祠,石壁上刊天宝年号”。
内蒙古卓索图盟二部之一。本明朵颜卫,首领为元初功臣、兀良哈部人折里麦的后裔。嘉靖以来,俺答汗弟老把都 (巴雅思哈勒) 统领的蒙古右翼喀喇沁 (明译哈剌嗔) 部从滦河上游向东扩展,朵颜卫大部分被其役属,
北宋置,属将陵县。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
①东汉质帝刘瓒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桓帝纪》: 本初元年 (146),“葬孝质皇帝于静陵”。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 “在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东
又名阿罗布斯山。在今宁夏惠农县东南十一里。清戴锡章 《西夏纪》 卷 5: 宋天圣二年(1024),“定州省嵬山,在怀远西北百余里,土地膏腴,向为蕃族樵牧地。德明于山之西南麓筑城,以驭诸蕃”。《方舆纪要
元改金利寨 (又名吉利场) 置,在今广东南海市北里水镇。明洪武三年 (1370) 置巡司于此。元改金利寨置,在今广东省广州市西北。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巡检司于此。
即今甘肃金塔县治。《清一统志·肃州》:王子庄堡“在州北一百里。初察罕巴勒子莽格和尔耕牧之地,后与诸番族互相攻杀,遗众流散,其地遂墟。旧有州同驻防”。1913年于此置金塔县。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镇海卫。治所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南六鳌镇。清顺治十四年(1657)废。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福建省漳浦县东南六鳌镇。属镇海卫。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废。《读
元末明玉珍改南平綦江长官司置,属播州。治所即今四川綦江县。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四川卷: 綦江县以綦江 (水) 为名。明洪武中改属重庆府。《明史·神宗纪》: 万历二十七年(1599),“杨应龙陷綦江
清置,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三间房。清道光《新疆识略》卷3哈密:三间房卡伦“距城四百六十里”。清末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