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穿水
即今四川新津县东之杨柳河。《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一年 (870),南诏攻成都,不能陷,遁还,“至双流,阻新穿水,造桥未成,狼狈失度,三日,桥成,乃得过,断桥而去”。即此。《明史·地理志》 新津县: “东有北江,亦曰新穿水,自府城南流经此合大江。”
古水名。在今四川省新津县东北,接双流县界。《资治通鉴》: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南诏兵攻成都不能陷,遁还至双流,“阻新穿水,造桥未成,狼狈失度,三日,桥成,乃得过”。
即今四川新津县东之杨柳河。《资治通鉴》: 唐咸通十一年 (870),南诏攻成都,不能陷,遁还,“至双流,阻新穿水,造桥未成,狼狈失度,三日,桥成,乃得过,断桥而去”。即此。《明史·地理志》 新津县: “东有北江,亦曰新穿水,自府城南流经此合大江。”
古水名。在今四川省新津县东北,接双流县界。《资治通鉴》: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南诏兵攻成都不能陷,遁还至双流,“阻新穿水,造桥未成,狼狈失度,三日,桥成,乃得过”。
西魏改安城县置,为罗州治。治所即今湖北竹山县。《元和志》卷21竹山县:“因黄竹岭以为名。”隋属房陵郡。唐属房州。南宋末移治今县南。元初还旧治。明洪武十年(1377)废。十三年(1380)复置,属襄阳府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北四十四里刘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北有“刘桥”。(1)在江苏省通州市西北部,九圩河、新刘河与幸福河两岸。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刘
喀喇沁左翼旗的俗称。治所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公营子。
又名大龙溪。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北三十余里,为渠江支流。《宋史· 度宗纪》: 南宗咸淳三年 (1267),“张钰护合州春耕,战款龙溪”。即此。
即隋东都西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唐韦述《两京新记》说:“东都苑,隋曰会通苑,又改为芳华、神都苑,周回一百二十六里。”
在今河北易县西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12易州:万仞山,“《志》云:在紫荆关南数里,高峻壁立”。
即今广西来宾县西南石陵乡。《方舆纪要》卷109迁江县:石零堡“在县(治所在今迁江镇)东南三十里。往来者经此,每罹寇患。正德七年设堡于此,筑城置戍”。
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水茜乡。《方舆纪要》卷98宁化县“安远砦”条下:“又北安砦,在县东北七十里。宋绍定六年, 移苦竹砦置于此。今皆废。”
①北周置,为资田郡治。治所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二百里清江北岸。隋为清江郡治。唐武德八年 (625) 废。②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肆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③唐置,属羁縻
1933年由思明县城区析置,属福建省。治所即今福建厦门市城区。1934年裁撤,并入思明县。1935年思明县撤销,城区及鼓浪屿区复置厦门市,仍属福建省。在福建省东南部沿海、金门岛西北侧。面积1637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