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北。《舆地纪胜》 卷98南恩州: 罗凤水 “源出阳春县东北白水岭,经县北五十里,西流入漠阳江”。《方舆纪要》 卷101阳春县:罗凤水 “出县北五十里白木岭。曲折流经龙江湾,亦名江腰河,
在今湖北洪湖市北、仙桃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7沔阳州:长夏河在“州南四十里。《志》云,襄水为汉之潜,而长夏河即夏水,江之沱也。自监利县流入境,东为大马长川,过沙口,又东北过柴林河,至直埠,与汉水合”
唐天宝元年(742)改营道县置,为江华郡治。治所即今湖南道县。乾元元(758)为道州治。北宋复改营道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营道县置,治今湖南省道县。属江华郡,乾元元年(758年)属道州。
即今甘肃通渭县南牛谷河。《水经·渭水注》: “温谷水导平襄县南山温溪,东北流径平襄县故城南,……其水东南流历三堆南,又东流南屈历黄槐川,梗津渠,冬则辍流,春夏水盛则通川注渭。”下游今名散洛河。
①西汉置,属齐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南五里昌城村。东汉属齐国。南朝宋废。②南朝宋改临朐县置,属齐郡。治所即今山东临朐县。隋开皇六年 (586) 改名逢山县,大业初复名临朐县。③南齐置,为宋平郡治。治
在今河南鄢陵县南。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载:朱濞“以卒从起丰,入汉,以都尉击籍、荼”。初封为鄢陵侯。《方舆纪要》卷47鄢陵县:朱濞城“县南有朱濞城,濞,汉初功臣,封鄢陵侯,因筑此城”。
在今山西昔阳县西南二十五里。《山海经·北次三经》:“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于浊漳之水。”古山名。又称揭戾山、漳山、鹿谷山或河逢山。在今山西省昔阳县西南。《山海经》:清漳水出少山
五代南唐筑,在今江苏高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高淳县:余家堰“在县东南四十里。《旧志》亦以为五堰之一”。
唐置,为党项羁縻府,属灵州都督府。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后废。
商代帝乙、帝辛 (纣) 别都。即今河南淇县。西周为卫国都。春秋属晋。《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齐侯伐晋,取朝歌”。战国为魏邑。《史记·魏世家》: 景湣王二年 (前241),“秦拔我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