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优城
亦作蜚悠城、费优城、西步江、高力城。即今吉林珲春市西南 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裴优古城)。一说为珲春市北古城。《清一统志· 吉林》“打牲乌拉城” 条内: 丁未年 (1607),“瓦尔喀部斐优城长策穆特赫来朝”。即此。光绪 《吉林通志》卷24珲春境内古城: 费优城,“ 《旧志》 作飞腰。城北二十里。周围 三里,西南各二门,东北各二门。太祖丁未年收抚瓦尔喀部于此”。古城遗址尚存。
亦作蜚悠城、费优城、西步江、高力城。即今吉林珲春市西南 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裴优古城)。一说为珲春市北古城。《清一统志· 吉林》“打牲乌拉城” 条内: 丁未年 (1607),“瓦尔喀部斐优城长策穆特赫来朝”。即此。光绪 《吉林通志》卷24珲春境内古城: 费优城,“ 《旧志》 作飞腰。城北二十里。周围 三里,西南各二门,东北各二门。太祖丁未年收抚瓦尔喀部于此”。古城遗址尚存。
清帕米尔八卡之一。光绪五年(1879)后置,在今穆尔加布。宣统《新疆图志》卷5:光绪十八年(1892),“俄兵筑垒于让库尔及六尔阿乌”。即此。今属塔吉克斯坦。
隋开皇六年(586)析白马县置,属汴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金废。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析白马县南境置,治今河南省滑县东南。因地处韦氏之国,故名韦城。属汴州,后历属杞
即今广东曲江县(马坝镇)。清同治《韶州府志》卷11曲江县有“马坝墟”。1966年曲江县迁治此。集镇名。(1)在安徽省芜湖县东北部、青弋江东侧。六郎镇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90。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水域
又名埠头镇、杨柳镇。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南南七十里湟里镇。清光绪 《常州府志》 卷5武进县: 西南旌孝乡第三十六都图有湟里。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武进县西南有 “湟里镇”,并记: “湟里距治七十里,
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为汉水支流。《左传》: 桓公十三年 (前699),楚屈瑕伐罗,“及鄢,乱次以济”。杜注: “鄢水,在襄阳宜城县入汉。” 《水经·沔水注》: “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西湖东岸。唐大历间(766—779)李泌任杭州刺史时所凿。宋《乾道临安志》卷3:白居易“复浚李泌六井, 民赖其汲”。六井为相国井、西井、白龟井、金牛井、方井、小方井,分布在从钱塘门
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15嶍峨县:三元洞在“县西十五里。两山并峙,东西二门高十余丈。洞分三层,可容一二百人”。在云南省文山县城西、西华山悬崖绝壁上。为一天然秀丽而险峻的溶洞,有并列
南宋景定中置,治所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悦来乡古城坝。元初改为石砫军民府,寻改为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八年(1375)改为石砫宣抚司。南宋景定中置,治今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属忠州。元初改为石
即今湖北汉川县东南十四里榔头乡。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汉川县东南有榔头集。
在今浙江金华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3金华县: 黄姑岭“在县东北五十里。宋宣和中,方腊寇婺,邀败官兵于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金华市东北。北宋宣和中方腊败官兵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