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君井
在今四川邛崃市城内里仁街。《方舆胜览》卷56邛州:文君井“在临邛。陆务观诗: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拘束,又向文君井上来”。《明一统志》卷72嘉定州:文君井“在邛崃县南二里,郡卓文君当垆,司马相如涤器处”。嘉庆《四川通志》卷56邛州:文君井“在州南街左琴台侧。相传即文君当垆处”。
在今四川邛崃市城内里仁街。《方舆胜览》卷56邛州:文君井“在临邛。陆务观诗: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拘束,又向文君井上来”。《明一统志》卷72嘉定州:文君井“在邛崃县南二里,郡卓文君当垆,司马相如涤器处”。嘉庆《四川通志》卷56邛州:文君井“在州南街左琴台侧。相传即文君当垆处”。
在今福建德化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德化县:均山在“县东北百八十里。山势峭拔,延广数十里”。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华县南。西晋初废。永康元年(300)复置,属颍川郡。东晋改属陈郡。北齐废。隋大业三年(607)改鸿沟县复置,属淮阳郡。治所即今西华县。唐初废。景云元年(710)改箕城县
义阳三关之一。又名东关、武胜关。即今河南信阳县南,河南、湖北二省交界处之武胜关。《魏书· 中山王英传》: 永平二年 (509),将取三关,“英至长薄,马广夜遁入武阳”。即此。在今河南省罗山县南。义阳三
即钩湾镇。今江苏阜宁县东南三十里沟墩镇。为通盐城孔道。在江苏省阜宁县东部。面积110.7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沟墩,人口 4800。以先民立庵堂于墩台旁得名沟庵墩,简称沟墩,兴集后称沟墩镇。
北魏改蓝川郡置,属洪和郡。治所在今甘肃康乐县南草滩乡。西魏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甘肃省康乐县西南。太平真君八年(447年)于县置蓝川郡。后废郡,县改属洪和郡。西魏废。
在今江西万载县西。《寰宇记》 卷109袁州万载县: 剑池水 “在县西一百里,广丈余。旧传许旌阳捕蛟洪州时,蛟潜逃池,旌阳捕斩之,因名”。《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万载县 “野猪河” 条下:剑池水 “在
①北周置,治所在清泽县 (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隋废。②隋大业二年 (606) 改兖州置,治所在瑕丘县(今山东兖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济宁、曲阜、泰安、莱芜、汶上、宁阳、泗水、邹城等市县地。大业三年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余姚市姚江北岸。据《越绝书》卷8载:“越人谓盐曰余。”余姚乃古越语地名。《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显系出于附会。《水经·
在今西藏类乌齐县驻地热扎卡东尼扎一带。藏语意为闪烁朝圣地、光辉圣地。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即郰。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余里。《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集解》引孔安国曰: “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