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史记·彭越列传》:彭越“常渔巨野泽中”,即此。
元改保顺州羁縻州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明洪武六年 (1373) 改为宣抚司。
一作大鳌山。别名游山。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8太平县“尚书山”条下:“又西南十里为大鳌岭,高二百丈,亘三十里。别名游山。”
①即今安徽黟县东北三十里三府尖。黟山主峰之一。《寰宇记》卷104黟县:三姑山“一名吉阳山。在县东一十五里。山有三峰,故名三姑山……有吉阳水出焉。又《新安记》云:天将雨,此山先有鼓角之音”。②即今浙江嵊
在今福建宁德市西五十里。《方舆纪要》卷96宁德县: 穹窿溪 “上有穹窿岩,因名。源出古田县境,合周仙湖东流至石堂山下,合于唐溪,又东为穹窿溪。又环溪在县西百二十里,亦出古田县界,双溪夹拱,周围环绕,至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始安县置,属潾山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一百十里肖溪镇南王家坪。乾元元年 (758) 属渠州。北宋开宝二年 (969)为广安军治,移治浓洄镇 (今广安县)。南宋淳祐三年 (
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三十里太白顶。《水经·淮水》: “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
子坪长官司 明洪武八年 (1375)改溶江芝子平茶等处长官司置,属湖广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溶溪乡。十七年(1384) 属四川布政司。辖境相当今四川秀山麻县西北部地。清废。
在今河南郸城县东。《水经·沙水注》:“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
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该地发现夏、商大型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