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提寺
又名华藏寺。在今福建宁德市西北四十五里支提山双髻峰下。海拔800余米。“支提”,梵语意为灭恶生善。北宋开宝四年(971)吴越王钱俶建,名华严寺。雍熙二年(985)赐名雍熙寺。明永乐五年(1407)赐名华藏寺,御赐“天下第一山”匾额。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祖师殿、伽蓝祠、鼓楼、斋堂、山门等。《华严经》云:“不到支提枉为僧”,故天下名僧多进山朝谒,最盛时住僧近千人。1934年9月,闽东红军独立师在此成立。
又名华藏寺。在今福建宁德市西北四十五里支提山双髻峰下。海拔800余米。“支提”,梵语意为灭恶生善。北宋开宝四年(971)吴越王钱俶建,名华严寺。雍熙二年(985)赐名雍熙寺。明永乐五年(1407)赐名华藏寺,御赐“天下第一山”匾额。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祖师殿、伽蓝祠、鼓楼、斋堂、山门等。《华严经》云:“不到支提枉为僧”,故天下名僧多进山朝谒,最盛时住僧近千人。1934年9月,闽东红军独立师在此成立。
即今河北元氏县北二十里因村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元氏县图:北有因村镇。
①即今北京市东北温榆河。 古㶟余水。 赵万里校辑 《元一统志》 卷1: 榆河 “河源出 (昌平) 县孟村西一亩泉,东流至顺州入白河”。《元史· 文宗纪》: 致和元年 (1328) 九月,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二十四里下涯镇。《陈书·留异传》:陈世祖遣沈恪袭留异,“异出下淮抗御……乃使兵戍下淮及建德,以备江路”。《旧唐书·崔义玄传》:永徽初陈硕真起义,“义玄率兵继进,至下淮戍,擒其间谍二十余
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清史稿·地理志》 大通县:“乌拉珲河西流,汇为二泊,曰三捷泡,曰二龙潭,泊旁地肥饶。”
即今陕西西乡县东南一百八十里五里坝镇。山深林密,为南山险要之区。清设县丞驻此。民国改为县佐。集镇名。在陕西省城固县南部、牧马河上游。属大盘乡。人口300。以村傍五里长坝得名。地处川、陕古道。主产稻、玉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湖北随州市。西晋属义阳国,寻为随国治。南朝宋泰始五年 (469)改为随阳县,为随阳郡治。南齐复改为随县,为随郡治。西魏为随州治。隋为汉东郡治。唐复为随州治。明洪武二年 (13
1912年改辽州置,属山西冀宁道。治所即今山西左权县。1930年直属山西省。1942年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于此的左权将军,改名左权县。旧县名。1912年由辽州直隶州改置,治今山西省左权县城关镇。194
即横山。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十五里。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5:踞湖山“山有五大坞。《图经》又名五坞山。五坞, 旧名不雅。皇祐五年,节度推官马云三游此山。求其林涧之美,峰壑之秀,云景之丽,泉石之怪。因其物象
①即新生洲。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三十里。《宋史· 贾似道传》: 南宋景定元年 (1260),“大元兵拔砦而北,留张杰、阎旺以偏师候湖南兵。明年正月,兵至,杰作浮梁新生矶,济师北归”。即此。②在今湖北蕲春
明正统五年(1440)置,属松潘卫。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上八寨乡北毛儿盖。后废。明正统五年(1440年)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西毛儿盖。属松潘卫。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