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天山
一作掌夫山。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接南部县界。《元和志》 卷33临津县: “掌夫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晋太安元年,遣都护卫博讨李特,特遣将李荡自掌夫山要博,博为伏兵所围,即此山也。” 《寰宇记》 卷86西水县: “掌天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方舆纪要》 卷68阆中县 “重锦山”条下: “掌天山在西水县界,以高耸名。梁以此名郡。《志》 云: 山在南部县北八十五里,亦曰掌山。”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南。西晋太安元年(302年),卫博攻李特,被李特部将李荡设伏兵包围于掌天山,即此。
一作掌夫山。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接南部县界。《元和志》 卷33临津县: “掌夫山在县西南六十里。晋太安元年,遣都护卫博讨李特,特遣将李荡自掌夫山要博,博为伏兵所围,即此山也。” 《寰宇记》 卷86西水县: “掌天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方舆纪要》 卷68阆中县 “重锦山”条下: “掌天山在西水县界,以高耸名。梁以此名郡。《志》 云: 山在南部县北八十五里,亦曰掌山。”
古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南。西晋太安元年(302年),卫博攻李特,被李特部将李荡设伏兵包围于掌天山,即此。
北宋置,属丹徒县。在今江苏丹徒市西南七十里丁角村。
南明永历二年(1648)改阿迷州置,治所即今云南开远市。清顺治十六年(1659)复名阿迷州。
即今江苏常熟市西南十二里莫城镇。《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常熟县: 莫城 “在县南七里。相传莫邪铸剑处,一名剑城。今曰莫门塘。《寰宇记》云: 汉时莫宠所筑,以捍海寇”。在江苏省常熟市西南部,昆承湖、元
即今河北固安县西南五十八里马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6固安县图:南有马庄。(1)在河北省固安县南部。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庄,人口4140。因姓得名。1953年设乡,195
一作龙舟峪关。在今山西祁县东南六十里北关村。《方舆纪要》 卷40祁县: 隆州谷关 “县东南九十里,南通沁州,北通徐沟县,西壁皆山,道傍有水,即胡甲水也。洪武三年置巡司戍守。亦曰隆州谷北关”。
在今北京市顺义县西北二十四里高丽营镇。清置经制外委驻守。
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2萧山县: 虎爪山在 “县西南五十里,下临大江,与钱塘、富阳分境。山势回环盘薄,踞峙江滨,其南与浦江、诸暨诸山相联络”。
一名聚落堡。在今山西大同县北三十里聚乐堡村。《清一统志·大同府》: “聚落堡在大同县(治今大同市) 东六十里。……明天顺三年筑堡,城周三里。”
又名仁地部、仁的部。宋大理置,属石城郡。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五里雨布村。《元史·地理志》 仁德府: “其部曰仲扎溢源,后乌蛮之裔新丁夺而有之。至四世孙,因其祖名新丁,以为部号。” 元改仁德府
东汉末在孟津置,为八关之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后汉书·皇甫嵩传》: 中平初,张角黄巾起义,“诏勑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自函谷、大谷、广城、伊阙、轘辕、孟津、小孟津诸关,并置都尉”。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