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威军
①亦曰振武军。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元和志》 卷39鄯州: “振威军,州西三百里。开元中信安王祎置,管兵千人。”唐天宝八载 (749) 改为神武军。
②唐天宝十三载 (754) 置,属河州。治所在雕窠城 (今青海同仁县东北)。后废。
唐天宝十三载(754年)置,治雕窠城(今青海同仁县境)。辖境相当今青海省隆务河下游地区。后地入吐谷浑,废。
①亦曰振武军。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喇库图城附近的石城山。《元和志》 卷39鄯州: “振威军,州西三百里。开元中信安王祎置,管兵千人。”唐天宝八载 (749) 改为神武军。
②唐天宝十三载 (754) 置,属河州。治所在雕窠城 (今青海同仁县东北)。后废。
唐天宝十三载(754年)置,治雕窠城(今青海同仁县境)。辖境相当今青海省隆务河下游地区。后地入吐谷浑,废。
在今山西中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42宁乡县: 楼子台山在 “县东南三十里。山势危耸,状若层楼,因名。其顶有刘公洞”。
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八美镇。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下八义土百户。后废。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北。《水经· 河水注》: “ (巩) 县北有山, 临河, 谓之崟㟶山, 其下有穴,谓之巩穴,言潜通淮浦,北达于河。直穴有渚,谓之鲔渚。” 《资治通鉴》: 东晋永和十年(3
①古济水分流。源自今山东曹县北,东北流至今山东定陶县北注入古菏泽。《史记·高祖本纪》:五年(前202),高祖“即皇帝位氾水之阳”。即此。今定陶西北有汉高祖坛,高祖即位处。②或称南氾水。在今河南襄城县北
在今山西沁源县西南。《资治通鉴》: 唐会昌四年 (844),官军讨泽潞叛帅刘稹,降将高文端言: “固镇寨四崖悬绝,势不可攻。” 即此。
即今河北涉县北偏城。1939—1949年晋冀鲁豫边区置偏城县治此。在河北省涉县北部。面积132.8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偏城,人口1980。原村周边墙坚固若城,又处偏僻,故名。1956年
明改滨州站置,在今吉林农安县东北红石垒村。明 《辽东志》 卷9: 开原北陆路有 “海西宾州站”。后废。
即今云南会泽县东南待补。《清一统志·东川府》:歹补巡司“在会泽县南一百一十里”。
即今河南长垣县东北二十四里丁栾镇。旧属滑县。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丁栾集,距城八十里。”1949年改属长垣县。
在今陕西彬县西南。《元和志》卷3新平县:“北魏于今县西南十里陈阳原上置白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