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思茫水
①亦作拥思水。即今四川荣县、宜宾二县境之越溪河。上游名涌斯芒水。《寰宇记》 卷85资官县: “拥思茫水在县西二十里。从陵州始建县界,南流,至县西又南入戎州宜宾县界。”
②即今四川井研县、乐山市境市之茫溪河,为岷江支流。《寰宇记》 卷85陵州井研县: 拥思茫水 “在州南一百五十里。从县南界濑下六池东流,即名拥思茫水,湍流迅急,不通舟船,西南入平羌县界”。《清一统志· 资州》: 拥思茫水 “在井研县南。……《旧志》 即嘉定州泥溪之上流也”。按,泥溪即茫溪河。
①亦作拥思水。即今四川荣县、宜宾二县境之越溪河。上游名涌斯芒水。《寰宇记》 卷85资官县: “拥思茫水在县西二十里。从陵州始建县界,南流,至县西又南入戎州宜宾县界。”
②即今四川井研县、乐山市境市之茫溪河,为岷江支流。《寰宇记》 卷85陵州井研县: 拥思茫水 “在州南一百五十里。从县南界濑下六池东流,即名拥思茫水,湍流迅急,不通舟船,西南入平羌县界”。《清一统志· 资州》: 拥思茫水 “在井研县南。……《旧志》 即嘉定州泥溪之上流也”。按,泥溪即茫溪河。
亦作猿猴墟。即今广西平乐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源头镇。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平乐县图: 东南有猿猴墟。民国 《平乐县志》: 源头金华乡 “初名猿猴墟,后改今名”。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清道光 《通江县志》 卷2: 洪口场 “离城一百六十里”。1933年川陕省洪口特别区苏维埃政府驻此。
即合伯。战国韩地,在今河南舞阳县南。
在四川万县市东北。《方舆纪要》卷69万县:天城山“在县西五里。四面峭立如堵,惟西北一径可登。又名天生城, 相传汉昭烈尝驻兵于此”。
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其地发现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即著名的殷墟。
唐乾宁二年(895)昌州守韦君靖建,在今四川大足县西北三里北山上。《舆地纪胜》卷161昌州:“韦君靖,刺昌(州),筑永昌寨。”《方舆纪要》卷69大足县:永昌砦“静南令胡密作碑以记其事。略云:景福元年,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为川滇边务大臣驻地。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次年升为巴安府。1913年复改巴安县,属边东道。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39年属西康省。1951年改为巴塘县。1955年属四川省。古
明置,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21贵阳府: 新添关在 “府东南一里。贵州站在其下”。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乌铁岩“在县东二里。其第二峰尤陡峻。元末居民多避乱于此”。
即今台湾省高雄市北左营区。原名兴隆庄。郑氏治台时军队在此屯垦,称为左营。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于此置凤山县。乾隆五十三年(1788)凤山县迁治埤头(今高雄县)。1945年于此设左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