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拜寺口双塔

拜寺口双塔

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九十里贺兰山拜寺口北岗上。建于西夏时期。两塔东西对峙,相距80米,均为砖砌空心八角檐式塔,高40余米。东塔十三层,自二层以上每层每面影塑两个彩绘兽面,兽面之间彩绘日、月、云图案,造型瘦削。西塔十四层,外形比东塔粗壮,自二层以上各层每面正中有浅佛龛,龛内有影塑彩绘罗汉像和护法神像。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北贺兰山拜寺口内,与贺兰县交界处。两塔东西相对,相距100余米。东塔砖筑八角十三层,高约34米。塔身作密檐式,除第一层较高外,第二层以上檐与檐之间的高度骤然缩短,第十三层之上,置上仰莲瓣形刹座,上承托相轮。檐下每面有两个砖雕兽面,怒目圆睁,十分威猛。塔室为圆形,向南一面辟券门。塔内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原有木梯可以攀登。西塔砖筑十三层,外形和高度与东塔相似,除第一层外,其余各层塔身檐下每面正中有一浅龛,龛内塑一佛像,或坐或站,形态各异。龛左右饰以兽头,口含串珠。每层塔棱转折处,塑有佛像一尊,使塔壁面充满神秘庄严色彩。两塔之间,原建有佛寺,已废,塔和寺始建年代未见记载,但公元16世纪的宁夏地方志中引有安塞王朱秩炅的诗句:“文殊有殿存遗址,拜寺无僧话旧游。”1986年维修时于天宫中发现了绢画等文物,证实塔和寺始建于西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白围

    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唐白河入汉江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嘉禾五年(236),吴大帝孙权使逊与诸葛瑾攻襄阳,“军到白围”。即此。

  • 居鄛县

    即居巢县,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北。《史记·项羽本纪》: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

  • 黄岘关

    义阳三关之一。一作广岘关。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魏书·地形志》: 南司州东随县 “有黄岘关”。《魏书· 中山王英传》: 永平二年(509),“进击黄岘”。即此。《舆地纪胜》 卷80作“九里关”。又称广

  • 美岱召

    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明隆庆年间,由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及其妻三娘子主持修建。原名灵觉寺,后改名寿灵寺。万历间,迈达里胡图克图来此传教,故又称迈达里庙、麦大力庙或美岱召。原名灵觉寺,后改寿灵寺。在

  • 拉林县

    1946年当地解放后由五常县析置,属松江省。治拉林镇 (今黑龙江五常市西北拉林镇)。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1956年撤销,并入五常县。旧县名。1946年由五常县析置,治今黑龙江省五常市拉林满族镇。1

  • 东岐州

    北魏侨置,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清一统志·南阳府二》:岐州城“有二,俱在南召县(今县东七十里云阳镇)西六十里。名东、西岐州城。后魏置东、西二岐州于此”。后废。

  • 试院

    在今福建长汀县城兆征路。原为汀州府历代府试之处,内有朱子祠、龙山书院。清咸丰七年 (1857) 改建。1904年为福建省立第七中学校舍。院内有古柏两株,据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称: “福建汀州试院堂

  • 回龙江

    ①在今广西陆川县北。明万历《广西通志》卷5陆川县:回龙江在“县北十五里。桥林、高岭二水合流,出新仓,通廉州”。②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里余。《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回龙江“在(金石番长官)司东南,

  • 尔汗山

    在今甘肃岷县南。《资治通鉴》:南朝陈至德元年(583),“隋行军总管梁运破吐谷浑于尔汗山”。

  • 七盘关

    ①即玉垒关。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玉垒山下。《方舆纪要》卷67灌县:玉垒关“在县西玉垒山下。唐贞观初建,乃番人往来之冲也。亦曰七盘关”。《明史·地理志》 灌县:“玉垒山下有玉垒关,一名七盘关。”②明置,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