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拔邻山

拔邻山

在今内蒙古东胜市西南。一说在今准格尔旗境。《魏书· 世祖纪》: 始光四年 (427) 五月,“西讨赫连昌。辛已,济君子津。……帝次拔邻山,筑城,舍辎重,以轻骑三万先行”。《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拔邻山 “在废夏州东北。……李延寿曰:山去君子津三百余里”。


古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南。北魏始光四年(427年),太武帝拓跋焘西讨夏赫连昌,次此,筑城,舍辎重,以轻骑三万先行。


猜你喜欢

  • 四蜀

    宋代益、利、梓、夔四路的合称。《宋史·赵雄传》:“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入相,荐于朝。”

  • 湟中

    指今青海湟水两岸之地。汉时为羌、汉、月氏胡等族杂居处。《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时羌降者万余人,充国上书武帝,“金城、湟中谷斛八钱,吾谓耿 (司农) 中丞,籴二百万斛谷,羌人不敢动

  • 沃野县

    ①西汉元狩三年(前120)置,属朔方郡。治所在今内蒙古磴口县东北河拐子古城。东汉末废。后赵复置,仍属朔方郡。北魏初于此置沃野镇。《水经·河水注》:“河水又北,有枝渠东出,谓之铜口。东径沃野县故城南。”

  • 白马冈

    即今西藏墨脱县。清末《西南野人山归流记》称:“野人山历为西藏流放之所。凡罪犯流军至此,由白马冈酋长按罪轻重分配各地,囚于树上,或穴地为牢。”又说:“每十二年,达赖喇嘛至波密及白马冈讲经一次。”1960

  • 壶口山

    ①即壶关山。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清一统志·潞安府》: 壶口关 “又名壶关山。…… 《府志》: 两峰夹峙而中虚,状如壶口,故名”。②一名平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水经·汾水注》: “汾水南与平水合,

  • 五如

    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时期在西藏全境建置名。吐蕃建政后,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称为“如”的军政区域,即乌如(中央翼)、要如(左翼)、叶如(右翼)、如拉(分支翼)等,吐蕃灭亡后如亦不存

  • 鲁国

    西汉高后元年 (前187) 改薛郡置,治所在鲁县 (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泗水等市县地。东汉属豫州。西晋改为鲁郡。(1)西周周公旦封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市东古城)。

  • 辽曷水

    亦作奄遏下水、昂阿下水。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南宋史愿《亡辽录》:保大四年(1124),“率诸军乘粘罕之归,出夹山,下渔阳岭,取天德军、东胜、宁远、云内等州,南下武州,遇金人,战于辽曷水,复溃,还

  • 豪石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铜州。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隆盛镇。贞观八年 (634) 属容州,十一年 (637) 后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境。属铜州。十一年

  • 扬子桥

    即今江苏邗江县南扬子桥。《宋史·高宗纪二》:南宋建炎三年(1129)二月,“内侍邝询报金兵至,帝披甲驰幸镇江府。是日,金兵过扬子桥”。村名。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南部,与古运河西岸高旻寺隔河相望。属施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