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邻山
在今内蒙古东胜市西南。一说在今准格尔旗境。《魏书· 世祖纪》: 始光四年 (427) 五月,“西讨赫连昌。辛已,济君子津。……帝次拔邻山,筑城,舍辎重,以轻骑三万先行”。《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拔邻山 “在废夏州东北。……李延寿曰:山去君子津三百余里”。
古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南。北魏始光四年(427年),太武帝拓跋焘西讨夏赫连昌,次此,筑城,舍辎重,以轻骑三万先行。
在今内蒙古东胜市西南。一说在今准格尔旗境。《魏书· 世祖纪》: 始光四年 (427) 五月,“西讨赫连昌。辛已,济君子津。……帝次拔邻山,筑城,舍辎重,以轻骑三万先行”。《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拔邻山 “在废夏州东北。……李延寿曰:山去君子津三百余里”。
古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南。北魏始光四年(427年),太武帝拓跋焘西讨夏赫连昌,次此,筑城,舍辎重,以轻骑三万先行。
南朝梁置,治所在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春市地。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阳春市一带。隋开皇时废。
①即今辽宁大洼县(大洼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海城县图:西有大窪。旧属盘山县,1975年于此置大窪县。②即今辽宁昌图县西北大洼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昌图府:大洼“在府城北八十里
即今福建福州市东闽江口之琅岐岛。《方舆纪要》 卷96福州府 “五虎山” 条: 琅琦山 “亦在府东海中。一名罗崎山”。
即今安徽寿县东南六十里瓦埠湖东岸瓦埠镇。《清一统志·凤阳府二》:瓦埠镇“在寿州东南六十里。肥水旋绕,舟楫商贩来往不绝”。在安徽省寿县东部。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地瓦埠街,人口96
①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汶江县(今四川茂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黑水县,邛崃山以东,岷山以南,北川、都江堰市以西地区。地节三年(前67)并入蜀郡。东汉建安末刘备复置,治所在绵虒县(今四川汶川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四十五里五眼井村。《清一统志·宁武府》:五眼井堡“北至边墙三里,明崇祯十年筑,周百丈, 为外边内边之要枢”。在今山西省偏关县东北。明崇祯十年(1637年)筑。为当时外边内边之要枢。
唐置,在今江西波阳县城东。《元和志》卷28饶州:“永平监置在郭下,每岁铸钱七千贯。”《元丰九域志》卷6饶州:永平监在“州东四里”。《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鄱阳县“棠阴镇”条下:永平监“在府城东,唐所置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五十五里马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马堡“嘉靖二十五年设,万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嘉靖中数为寇患”。
西汉初置,属鄣郡。元封二年 (前109)为丹阳郡治。治所即今安徽宣州市。西晋为宣城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改为宣城县。古县名。西汉初置,治今安徽省宣城市。隋改名宣城县。汉为丹阳郡治;西晋以后为宣
在今江西都昌县东南黄金嘴旁,滨鄱阳湖。清时有千总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