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墙堡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五里拒墙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拒墙堡“嘉靖二十四年置,万历二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嘉靖二十八年寇犯拒墙堡,大同帅周尚文拒却之”。
即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拒垟堡。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于弘赐诸堡北添设,以相犄角,与镇羌、拒门、助马并为“塞外四堡”(《国榷》)。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五里拒墙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拒墙堡“嘉靖二十四年置,万历二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嘉靖二十八年寇犯拒墙堡,大同帅周尚文拒却之”。
即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拒垟堡。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于弘赐诸堡北添设,以相犄角,与镇羌、拒门、助马并为“塞外四堡”(《国榷》)。
明洪武四年(1371)置,治所在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八年(1375)改为广东都指挥使司。
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元史·地理志》 礼州: “在路西北,泸沽水东,所治曰笼麽城。”
即诏息湖。在今浙江杭州市东北。宋 《淳祐临安志》 卷10引 《祥符经》 云: 御息湖 “在仁和县东北一十八里。周回三里。故老相传: 秦始皇东游,暂憩于此,因以为名”。
在今广西上思县西。《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四方岭在“州西三十里。山势陡拔,四面方正,上有天池,溉田甚远”。
又作金冬谿、金栋谿。治所即今西藏朗县东金东。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5 《部落》 中有金东。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金东谿。1960年并入朗县。“金东”,藏语意为一千种饮料 (琼浆)。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在今
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旧属永宁县。明、清置巡司于此。
①亦作圜水。即今陕西北部神木、榆林、佳县等境之秃尾河,为黄河支流。《水经·河水注》:“圁水出上郡白土县圁谷,东径其县南。《地理志》曰: 圁水出西,东入河。”②一作圜水。即今陕西省北部秃尾河。源出神木县
唐元和四年 (809) 置,治所在虹县 (今安徽泗县)。后移治符离县 (今宿州市北符离镇)。《元和志》 卷9宿州: “取古宿国为名。” 大和三年 (829)废。七年 (833) 复置,移治于符离县之埇
即今山西忻州市北十里堠。清光绪《忻州直隶州志》卷13:十里堠“距城十里”。
在甘肃天水市东吴砦乡。《方舆纪要》卷59秦州:吴砦山“在县东八十五里。相传绍兴末,吴璘复秦陇,尝置砦于此,山因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