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墙堡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五里拒墙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拒墙堡“嘉靖二十四年置,万历二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嘉靖二十八年寇犯拒墙堡,大同帅周尚文拒却之”。
即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拒垟堡。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于弘赐诸堡北添设,以相犄角,与镇羌、拒门、助马并为“塞外四堡”(《国榷》)。
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五里拒墙堡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拒墙堡“嘉靖二十四年置,万历二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嘉靖二十八年寇犯拒墙堡,大同帅周尚文拒却之”。
即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拒垟堡。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于弘赐诸堡北添设,以相犄角,与镇羌、拒门、助马并为“塞外四堡”(《国榷》)。
宋为槠洲市。即今湖南株洲市。《清史稿·地理志》 长沙府湘潭县: “黄茅巡司,乾隆二十六年置,后迁县东洙洲市,更名。”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昌洛县置,属熊州。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北。大业初省入宜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昌洛县置,治今河南洛宁县西,属洛州。大业初废。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回龙观镇。《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元福宫在“府北三十二里,道出昌平。永乐以后,车驾巡幸,每为驻顿之所。弘治十七年置宫于此。俗呼回龙观”。
又作伊敦河、移燉河。即今吉林中部松花江支流伊通河。明《辽东志》卷1:一秃河在“(开原)城北四百里。源出艾河北山,北流入松花江”。
亦名仙井。相传东汉末张道陵所开。在今四川仁寿县南。《元和志》 卷33陵州: “陵井者,本沛国张道陵所开,故以陵为号。晋太元中,刺史毛璩乃于东西两山筑城,置主将防卫之。后废陵井,更开狼毒井,今之煮井是也
北宋熙宁七年(1074)置,属岷州。在今甘肃岷县西四十里。
①春秋晋邑。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四十五里广府镇。《左传》:宣公十五年(前594),“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即此。西汉改置曲梁侯国。②春秋晋地,在今山西路城县东北四十里石梁。《左传》:襄公三年(前570
即康。清代西藏四部中最东一部。相当今四川康定、理塘、巴塘等县和西藏昌都地区。1924年建西康省,亦简称康。(1)即“康口”。西藏四部之一。其范围约当今西藏自治区东部和四川省西部一带。1924年建西康省
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龙扒沟“旧通汴水。明嘉靖三十八年淤。创开一派,由城东南二十五里冲三龙口,又二十里至西镇淀,过萧县境,入胡淀沟,与大彭等沟为州西北之五河,俱大河冲溢处
①秦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揭阳市西北。以在揭阳岭之南为名。西晋废。北宋宣和三年(1121) 复置,属潮州。南宋绍兴二年 (1132) 又废。八年 (1138) 复置,移治玉窖村 (今揭阳市)。元属